更新:2025-07-08 03:53
首映:2001-05-04(美國)
年代:2001
時長:116分鐘
語言:英語,漢語普通話
評分:7.8
觀看數:93142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庭院里的女人”書里的男二女二
梁同學說get不到其中一條感情線,我嘗試解答
這部電影有兩條線——傳教士吳太線和風墨楚敏線。我認為電影的母題是對封建禮教的反抗,若從此出發便可理解人物的行為邏輯。
先說傳教士吳太線。吳太嫁入吳家,婆婆偏執,丈夫霸道,生活壓抑枯燥,深受封建之苦。如此苦難,吳太忍受了二十六年,她雖鐘鳴鼎食,綢緞綾羅,可又有誰能理解她內心的孤苦彷徨?有的,有位外國的傳教士能理解。四十歲那年,灰暗的生活出現一摸亮色,吳家里來了位外國人,這位金發碧眼,體毛豐盈,更重要的是他代表了現代思想
《庭院里的女人》是根據賽珍珠的小說《群芳亭》改編而成,這部小說以前曾經在美國被拍成電影,但影片中中國人的角色都是由外國人來扮演。導演羅燕看到該小說是一個好萊塢導演介紹的,她閱讀后就感到愛不釋手,萌發了要在中國并使用中國演員拍攝《庭院里的女人》一劇的念頭,并為之第一次撰寫了英文劇本。
整部電影中都流露著西方的文化與視角。我們應當反思的是,我們是誰,而從西方人的角度來講——“你以為你是誰”。
一、西方人的救世主角色
從西方人的角度看,中國是一個陰郁、神秘、隱含的文化符號,整個中國的男性女性都充滿了陰柔而無反抗之力,在他們的意識形態中,整個中國都在那個年代透露著歷史的酸臭味,那種腐朽的古木之味正與他們在科技知識的幫助下覺醒的啟蒙之力形成鮮明的對比。他們始終在與東方的比照下確立著自己的身份,以顯示出自己強大而高尚的自由與民主。在他們看來,他們的基督教是偉大的信仰,能夠拯救人的靈魂。他們的國家強而有力,能夠保護世界的子民。在他們的意識形態中
最開始是被“二媽,您早上好”幾個簡單剪輯鏡頭吸引而來,不過預期看一場“小媽文學”的禁忌之戀。然而進度條不出二十多分鐘,就覺得十分喜出望外,能在這部電影中看到這樣的表達,彌足珍貴。
看的過程中時不時發出感慨,還得是女作家啊。在女性的困境,所思所感上,描述得細膩,樸實,抓人,即便相隔許多時間空間,也能遙遙地感受到情緒與情緒的觸碰,像是回聲一般,讓屏幕前的我,聽得見她和她們的呼喊。
整體是悲憫的色彩,但尚有希望的光亮,像是山巖縫隙中頑強生長的花。
摘錄一些受觸動的臺詞——
“庭院里的女人”書里的男二女二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8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