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31 07:35
首映:1991-04-03(法國)
年代:1991
時長:143分鐘
語言:法語
評分:7.5
觀看數:50824
熱播指數:998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追求美好愛情自由靈魂的包法利夫人
在男人主宰的世界里,一部分男人將女性教育得天真而愚蠢,另一部分男人將女性調唆得虛榮又放蕩,而這兩種女性或這女性的兩個方面,都是為著男人的不同需求服務的。
在男人主宰的世界里,女性終其一生,都在天真與放蕩、純潔與虛榮、敏感與愚鈍、美麗與邪惡之間苦苦掙扎,跳脫不出這個格局,跳脫不出身為女性的悲劇。
這是女人的原罪,而罪惡的根源,始終都在男人。
男人女人都愛虛榮,追求美好上乘的生活,這個是驅動人去努力爭取的美好人性,但要有腦子啊,原著我沒看過,但電影從加入豆瓣就聽說了,一直想要看這部片。這個女人真的是好自私又沒腦子的那種,雖然可以理解她對身邊環境的無奈,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可真的不善良,也不智慧,所以還是要多讀書,讀書還是好的,會讓人思考,讓人去自省。
寫于2011年1月3日(那些年的渣渣觀后感)
我想,我不喜歡愛瑪,也就是包法利夫人。
她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復雜、矛盾,其實現實中很多這樣的女人,只是戲劇赤裸裸地夸張化罷了。
中國的金瓶梅沒有拍成電影,我覺得很可惜,任誰都把金瓶梅和性扯上了關系,其實金瓶梅里關于性的描寫只占了不到3%的篇幅,而包法利夫人電影版也只是很正常的親熱畫面。
如果是平時,這樣的電影我無法堅持看完,但為了支持世界經典,為了接近福樓拜,我覺得自己很幸福。
說回這個女人,她為了離開無趣的農村去城市生活
看《包法利夫人》本來是沖著BBC而去的,網上首先搜到的是91年于佩爾演的法國人拍的版本。可能是我看的視頻畫質比較渣。整部電影色調比較暗。再加上于佩爾多數時間沉著臉抑郁寡歡,清澈卻憂郁的眼睛看得我有點心塞!
后來,我又找了BBC拍的,弗朗西絲主演的《包法利夫人》。兩個版本一比。從女主角的選角上說,弗朗西絲和我喜歡的一個香港歌手——鄧紫棋有些神似,都有一種不羈和狂野的眼神,這和包法利夫人(愛瑪)的形象更契合!但就電影而言,我反倒覺得法國版的更像BBC一貫的拍片風格:含蓄、內斂、隱忍。作品不但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深刻的思想內涵,更有英國人慣有的嚴謹風格!弗朗西絲演的愛瑪比于佩爾演的多了一份浪漫與奔放!
于佩爾版的著意于情(看里面的臺詞)弗朗西絲版的著意于性(看里面的激情戲) 。
當我看到愛瑪參加完舞會和包法利醫生一起上馬車回家時,腦海里突然想到了一個人,莫泊桑《項鏈》里的馬蒂爾德。多么相似的情節與畫面。都是不甘平庸的已婚女人,在一個華麗的貴族舞會上,讓其清楚而具體地知道了自己…
法國諾曼蒂地區的鄉村,富裕農家姑娘艾瑪深受父親疼愛,曾被送去修道院接受過良好教育。
包法利先生是當地的鄉村醫生。他為人謹慎,受人愛戴。在醫治艾瑪父親的腿傷時,愛上了這位清秀有教養的姑娘。當他欲言又止的向艾瑪父親提出婚姻要求時,艾瑪的父親連連贊同,并答應馬上去詢問女兒的意見。在一片歡歌燕舞中,艾瑪成了包法利夫人。
婚后,艾瑪對平乏的生活漸漸產生了反感。一天,包法利醫生接受到了一位貴族的晚會邀請,在衣著華麗的貴族男女的舞會上,一位舉止優雅的貴族紳士邀艾瑪共舞。這一晚她所看到的上流社會的生活情景使她對另一種生活有了更清楚、更強烈的向往。
包法利先生為了能讓艾瑪的生活多一點愉快,決定搬家,到小城雍維爾去生活。兩人來到了一個新的環境里生活,艾瑪非常興奮,在那里生下了一個小女孩。
此時,年輕的公證人萊昂出現在她的生活里。他們在朋友相聚的沙龍里一起閱讀充滿詩意的文學作品,交流著朦朧的溫情。一日,萊昂決定去巴黎尋求發展,艾瑪在深深的失意中與他告別。
平靜的生活到了令艾瑪窒息的程度,她常…
讀過原著,看了此片覺得跟原著還是有很大區別,貌似拍成電影感覺韻味少了很多,不過電影給我的感觸很深刻就是包法利夫人是個挺前衛的女人,雖然結局貌似不咋地但是人家活的有味道,偷情,享樂。要說起來她不過是個農村鄉下的姑娘,為什么嫁給中產階級還不滿足?她丈夫家也有仆人但是人家仆人畢竟也是在中產階級打工的,比起當年的她在鄉下做姑娘時候還要高級點的,她野心不一般大啊,由此報復的人少見!難道她只是把婚姻當作跳板,來結識更高階層的人的一種手段?所以最后沒成功也拿一死來完事,烈女一枚實屬學習的榜樣啊!
話又說回來假如她心安理得過日子,醫生未必覺得她好呢,所以她才不做黃臉婆,是我們廣大女人學習的榜樣,只是最后不要走極端就好。
追求美好愛情自由靈魂的包法利夫人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47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