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文藝片,一直以來,似乎大多曲高和寡、知音者稀,自帶幾分遺世獨立的孤傲。但《河邊的錯誤》第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點,就是打破這種由對文藝片的刻板印象帶來的觀念上的桎梏。它以戛納的入圍、原著作者余華老師的盛贊、國內外各大電影節的認可、專業影評人的高分、全球觀眾的正向反饋、國內的超高預售成績告訴我們,其實文藝片也能如此這般,既可陽春白雪、亦可下里巴人;既可先鋒銳利、亦可內斂克制;既可形而上學、亦可唯物辯證。主演朱一龍在映后交流中也提到過,他怕觀眾覺得無聊看不懂

《河邊的錯誤》就像那條淌著黑色流水的河,你盯著它,就會一步步被吸進去。從9月底溫哥華電影節看完,到現在,討論了很多也推翻了很多自己的結論,梳理出來一些個人解讀。
/* 分割線
跟小伙伴們討論后,我剛剛突然想明白,瘋子他平時就在河邊偷窺,他就是個上帝視角啊。河邊那些人的秘密他都知道,然后他作為一個執行者,把他們都execute了
*/
整個電影看似是一個偵探片,然而黑色荒誕才是它的基調。在這部影片里,恰恰那些線索、證據、甚至兇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死去的人

河邊的錯誤:曝尸在命理的日光之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3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