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6-30 16:50
首映:2009-07-21
年代:2009
時長:129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7
觀看數:90496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二刷紀錄片片 《爐香贊佛》影評
佛教講的是過一種尋常的生活,跟普通人一樣,做普通事。這也就意味著你面前的人就是佛陀,很有可能你自己就是你自己的佛陀。
佛陀,本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享受著人世間極端的奢華富裕的生活,為了探尋世間苦難的本質,二十九歲時,離開妻兒,遠離王國,走向探索真知之路。四次出巡,讓他明白:人不可能永遠年輕,永遠完美;每個人都會生病;人生很短暫,人生也充滿著苦難,而且也必將會走向死亡;人不僅需要物質生活,同樣也需要精神食糧。
如何面對苦難的問題使他踏上了精神之旅——六年苦行僧的修行之路。
佛陀放棄苦行,于菩提樹下靜坐冥思,終于覺悟。西塔琴調好了,跳出來的舞才漂亮;給我們調西塔琴,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這樣大家就能盡情起舞;但是如果琴弦太緊會斷,音樂也完了;如果琴弦太松,就沒有聲音,更無音樂而言。有一條中間之道把琴弦調得不低不高,我們就能盡情跳舞。通往覺悟的路徑就是中間之道。
佛陀對苦難的分析有四個方面,后來叫做四圣諦。第一個圣諦,世間是苦果。苦難即是不滿。我們不是很高興,或者說,即使我們高興
色相是一種業障
只有摒除掉一切的業障,人才能升華到一種全新的境界
打坐入定,通過冥想,可以看到很多問題的根源
如個人只看到生和死,這是眾生相
個人跳不出這個圈,看不到問題的真本源
所謂的生和死,只是個體的,即眾生相
但是每個人通過個人的修行,達到一種群體的超化
而這種超化是可以通過一代又一代人在傳承下去的
個人不管生和死,其過程都在推動了群體的超化
即你是一個零件,壞了再換一個零件
但整個群體,就是一個機器,可以良好的運轉
《爐香贊佛》中的佛學是本源的,樸素的佛學
是一種道
我們個體摒棄不了眾生相,就始終跳不出大輪回
不能讓群體超化到可以跳離這個輪回
佛學的本意在修道,讓修為可以去影響周圍的人,去超化別人
讓整個群體達到一種升為
總體在進步
人在宇宙之中是很普遍存在的
不同的星球,由于受到球體本身的環境所局限
會影響著那里的人類
而人類的肉體很難有效地做到在宇宙中穿梭通行
但通過修為,超化后的群體,是擁有將意識在宇宙中自由通行穿梭的能力
我們人類,來到地球,受限于地球的環境
爐香贊佛是一部關于佛教起源,佛陀喬達摩悉達多如何成長為一個佛陀并普度眾生的紀錄片,看完這部片子,我覺得片中所闡述的佛教教義更加偏向印度佛教或者藏傳佛教,而非漢傳佛教乃至禪宗。
悉達多的出生被添加了許多的神話色彩,簡而言之,俗到爆的神靈感應,悉達多的母親夢見白象獻荷,然后從她身側鉆了進去————唯一一個有點新意的地方。然后不滿十月的懷胎,大樹扶枝,悉達多從王后身側鉆出。開始了他注定不平凡的一生。這里有個有意思的伏筆,悉達多出生不久,王后便死去了,象征了一件事,即,從我們初生之初,苦難便伴隨著我們,直到我們死去。然后在我們重生以后,繼續跟隨。
國王知道預言,但希望悉達多成為一個賢明的國王,而非一位精神上的圣人。所以他對他的兒子隱瞞了這個世界的殘酷,讓他在這樣虛幻的快樂中度過了29年。直到某一個時間段,他經歷了啟迪他的四大事件,開啟了他追尋解脫的旅途。這四件事是:一,看見衰老,二,看見疾病,三,看見死亡,四,看見精神追尋者,修行的人。這些事促使他思考,思考這些生而存在
二刷紀錄片片 《爐香贊佛》影評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61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