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9 11:57
首映:2004-01-23
年代:2004
時長:30分鐘
集數:6集
連載:更新至5集
評分:9.0
觀看數:80519
來源網:三年影院
【復活的軍團】感覺我要變成秦粉了
對秦歷史很好的補充材料,可能以前只停留在歷史書上的“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還統一了貨幣、文字、度量衡balabala”,這部紀錄片以秦國的兵器制造、軍隊、國策(耕、戰)、嚴苛的法律,水利工程(雖然初始目的也都是為了戰爭)等各個方面,更直觀地展現了為什么最后統一六國的是秦而不是其他國。對我這種歷史盲來說,是很好的科普? ?(?ˉ???ˉ???)?”
現代人真的是很難想象當時的秦人有怎樣的智慧和毅力去完成那么浩大的工程,還有那些精巧絕倫的設計,比如說弩,使得匈奴人幾十年不敢來犯,莫非真的有人穿越哈哈哈?°??°?? 都江堰,兩千多年了依然發揮著作用,夯實的道路兩千多年仍寸草不生,還有靈渠、鄭國渠、長城,舉全國之力,之智慧。也是因為如此不愛惜民力,導致了秦二世而亡吧。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在耕戰國策下的人民,不是在戰場就是在后勤,像是戰爭的機器。戰場上取敵首級就能升官級或免除奴隸身份,制造的兵器都要刻上工人的脈搏,以便引咎,所謂“物勒工名
秦人,一個替周天子養馬的部落如何成就秦帝國的,生產力是第一要素啊。和之前讀《槍炮,鋼鐵與細菌》類似感受,地理決定論上,秦人的優勢是養馬,而馬在冷兵器時代是核心的生產力之一。
<復活的軍團>中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東西值得記一下(轉).
1.兵器材質
從兵馬俑可以看出,秦軍的兵器是標準化生產的.箭頭和箭頭,弩機關和弩機關間差距極小,可以方便更換.當時的秦軍兵器工業已經不是小作坊了,而有了標準化大生產的雛形,而且可能已經使用機械.比如戈頭的打磨痕跡沒有交叉紋,說明不是手工打磨,極有可能是砂輪.當時鐵器還不成熟,無法做到全國按統一的技術標準生產,要做到大生產,只能使用青銅.況且秦的青銅是十分先進的,可以造出90cm的劍,領先于戰國.
2.極端的計劃經濟
秦律法規定了關中平原的每畝地的農業標準.就是說我的地上種小麥每畝地用多少種子是必須依照法律的.秦以法律的形式固化了幾代人的經驗.
3.舉國動員能力
司馬遷說秦兵百萬
【復活的軍團】感覺我要變成秦粉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61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