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對這部劇的印象就是那段廣為人知的“貫口”,所以讓我覺得,這就是一耍嘴皮子的喜劇,不乏深刻,但多顯在嘴上。為了在死水生活中聽見點兒人聲,才決定看起來。結果先尼瑪被李冬寶笑死,明明也不是多爆笑的臺詞,但每一分諷刺和幽默從葛優嘴里講出來時,那種語氣和神態就能將其放大十倍。再多看幾集,又被劇情本身的精彩吸引住了,成了每一頓飯都少不了的滋味。
看了好幾集,才發現原來沒有笑聲背景音,才發現拍攝時間要早于《我愛我家》。因為名氣上的關系

典中典。最近在探索老劇。英劇如yes minister已經看太多遍了,轉向國內劇。
不得不說,那年代的本子,那年代的演員,質量都是高極了的高啊。
情節是接地氣的,人物是鮮活的,立場是堅定的。
要說現今的喜劇如郭德綱的相聲,那當年的喜劇就是劉寶瑞先生的作品吧。
是藝術工作者退步了,還是觀眾審不了美了?或者是,在此囈語的本人有毛病?

第24集的經典對白,王朔和馮小剛的編劇:
李東寶(葛優 飾):
咱長這么大容易嗎?
打在胎里,就隨時可能流產,當媽的一口煙就可能長成畸形。
長慢了心臟缺損,長快了就六指兒。
好不容易扛過十個月生出來了,一不留神還得讓產鉗把腦袋夾扁了。
都躲過去了,小兒麻痹、百日咳、猩紅熱、大腦炎還在前面等著呢!
哭起來嗆奶,走起來摔跤。摸水水燙,碰火火燎。
是個東西撞上,咱就是個半死。
鈣多了不長個兒,鈣少了羅圈腿兒。
總算混到會吃飯能出門了,天上下雹子、地下跑汽車

《編輯部的故事》巨匠之作的喜劇片 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一場殘酷的戰爭。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0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