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31 03:16
首映:2005-08-05(中國大陸)
年代:2005
時長:105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8.1
觀看數:27285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一輪明月:劉偉明出演,明月清風照我心
為什么要叫“一輪明月”呢?
看完也沒有個明確的答案,只是聯想到月亮溫潤的光指引著什么。后來查一查出處,確是有的, 一輪明月耀 天心 ,本意是形容月(月)至十五,月圓如輪,如日升天,至“晌”時正處圓天中心,輝映晶明,亮如白晝的現象。
近代詩人 趙樸初 在贊頌 弘一大師 的詩中有專“無數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照 天心 ”的佳句,是將 弘一法師 的濟世功德,喻作耀(照)世明月(屬圓月),深受世人的歌頌和愛戴。
原詩為“ “深悲早現茶花女,勝愿終成苦行僧,無數奇珍供世眼,一輪明月耀 天心 。”
因為一首歌 起興看的電影 一曲夢 和 送別 涵蓋了我對整個電影的感情 智者佛者的大愛 我只是愚鈍 不能說覺悟不到 但不及小愛來的感同身受 說到底 我等只是俗人一個 不敢與大師并及。 世間俗事 擾人 說回來 我等竟也算的上是 個勇者。
回到片子 情節跌宕不多 多以直敘 回味細嚼處不多 到底略顯單薄了 以一部電影簡述人一生 還真不好把握 我是喜歡一代宗師那類的 所以 除了一首夢最是喜愛 和那個小可愛和尚 其他便罷 記不起來了
真不知道怎么說這種感覺。
最后的一段“三郎,回家吃飯了”,那種恍惚,那種人生的悲涼,那種鐘磬音般的提醒,讓我一下子不知道說什么好,只是想流淚。
人生如夢,對于俗人來說,只是一種比喻,對于佛教人來說,卻是一種現實。而李叔同,正是從這里走向了弘一法師。
這樣的電影的內容本來是不大容易做好壞評價的,或者推薦什么的。誰看了,就是一種緣,不看也就和你不搭界。
當然,從所謂的電影藝術來講,不壞而已。尤其是后半段,濮存昕的演出還不錯。
“三郎,回家吃飯了”,這樣的話,即使我們成年以后,不管我們多少歲,不管我們多大,再次聽到,那種感慨,無法言說。或許,這就是佛法。你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
(另,有個細節讓我喜歡:弘一見印光,和他一起吃飯,印光吃完飯,用水淘了淘剩飯,吃下去,弘一也模仿著做了,印光高興地說了一句“要惜福啊”。)
出于對佛學大師李叔同的好奇,我靜靜“端詳了”這部影片。
接近100個小時的自傳式“陳述”,有點走馬觀花的味道,但還是大致梳理了他的一生。
叔同自幼天賦異稟,音樂、書法、繪畫,個個技藝信手拈來。在他求學的道路上,走的完全是“學霸”模式,在文學藝術里超于常人的領悟與表達,使得他始終在這個領域內成為大眾心目中的“佼佼者”。天賦也好,后天習得也罷,終究他是個值得栽培的“好苗子”。
年輕氣盛時,他有著愛國青年般的意氣風發,敢于挑戰權威,敢于接納新事物。愛國這條主線是一直穿插始終的,這也是受教甚好的有志青年的形象特征。留學日本,卻心系國內深受天災的百姓,用賑災義演的方式傳達了他的愛國之情。年老重病又適逢戰亂,舍不得用藥和用糧,而是讓給更需要的勞苦大眾。他的慈悲心表露無遺。
也許是出于對現實的逃避及自身的無力,他選擇以出家的方式去尋求答案。用斷食、閉關修煉的方式來磨礪自己的心性,這種做法是適用于他的,因為他最終獲得了平靜,也獲得了強大的心靈力量。從物質到精神,再到靈魂,他不斷地升華著自己
一輪明月:劉偉明出演,明月清風照我心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3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