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9 01:28
首映:2019-12-29(日本)
年代:2019
時長:74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8.1
觀看數:11771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2019年,《在京都小住》觀后感
京都是一座很豐富的城市,如果是我小住幾日應該不夠吧??
好喜歡舅公的處世之道,在外人看來什么都是半吊子的他,一人住在京都的老房子,不逼自己,只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慢慢找到了自己喜歡的生活。
看著那張地圖標記的手繪,他一定也是花了大半輩子去尋找吧。所以才知道了哪里有好吃的百年老店,挖掘了京都的寶藏水源…確實自己的喜歡的味道,只能靠自己親自去吸嗅才能找到呀!永遠不要否認自己,永遠對生活要保持熱愛
舅公也特別可愛呢
這部電影嚴格來說應該算是一部城市文化的宣傳片,但編劇應該是一個很懂生活,也很珍惜生活的人,所以才會通過電影的方式來對京都進行詮釋。
作為一部宣傳片,這部電影的風格一點也不恢弘,站位也不高大上,反而是通過一個甚至是有點失意的普通人的生活來詮釋。電影的色調是讓人很舒服的暖色調,將每一幀的場景都反映的很唯美,既有那么一絲生活氣,但又好像升華到了藝術的高度,反映出一種我們大家都能接受,又達到理想高度的美。無論是生活的場景還是自然的景色,都體現出一種讓人覺得很舒適的舒緩的美。
雖然我們都明了真實的生活是非理性,無意義,散漫,熵增,四面八方流淌的。但京都展示出生活中細微的對立面,無論有序整理后的家居,對水的恭敬與虔誠,還是百年烤鰻店的包裝設計,將京都人的生命哲學體現的淋漓盡致。
故事以女主在京都日常出行為三餐采購危線,將京都的日常介紹一遍,隨處可及的百年老店,專注手工的炸豆腐店,現場調制的七味粉店,為了煮飯取被地藏菩薩保佑的水,用珍惜水源做的饅頭,鍥而不舍的古董店
-對食物的虔誠與心懷感恩,
對食物的感知,對調料的刻意
《在京都小住》是部旅行電影,嗯,準確地說是美食電影,只有74分鐘,情節簡單到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佳奈辭去東京的工作,到京都的舅公家小住,探訪當地的各種食鋪,然后“感覺自己可能有一點成長吧。”
這話的邏輯好像不太對,抽離都市生活,吃吃喝喝......就成長了?
在都市人的普遍認知中,“美食”更像是填補空虛、抑制焦慮的速效藥,網絡會給你一張地圖,循著別人標記好的地址完成一次次“治愈”儀式...... 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佳奈的舅公拒絕給她推薦京都好吃的點心店,佳奈掃興地想要自己上網搜搜看
一種不屬于大城市的慢生活,印象最深的片段便是影片里的女主讓舅公推薦幾家好吃的美食店,被舅公拒絕后提出自己可以拿手機查查,之后舅公跟她說自己喜歡的東西應該由自己去摸索尋找,放下手機,尋著味道找,那才是屬于自己的。
經常習慣于在小紅書跟大眾點評尋找所謂的推薦美食,其實很多時候都是跟著人流走,而人流大多時候是被營銷推著走,自己的味覺跟喜好不知不覺中被一些營銷手段所綁架,大城市的人們大多都喪失了一份屬于自己味覺喜好的小地圖。
日本對一些傳統藝的保留真的是做得很好
2019年,《在京都小住》觀后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4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