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命苦,你這遭的是什么罪?”
“上半輩子自己學習,下半輩子教兒子學習...”每次輔導孩子寫作業就像打一場硬仗,而小男孩的幾句話讓幾近崩潰的媽媽瞬間露出了笑顏。
看到這對母子的對話你是不是也有點忍俊不禁了,甚至不由自主的回憶起了小時候被家長盯著寫作業的危機時刻。在我國,兒童教育是讓無數家長們撓頭的問題。你以為你家孩子寫不好作業是因為太笨?其實不然,有可能是他們“生病”了。
今年年初,央視推出了一部兒童教育題材的紀錄片,一經播出就被網友打出9.1分的高分

作為介紹“閱讀障礙”這種特殊需要的紀錄片,并沒有很詳細地介紹閱讀障礙的征兆或者特點,而更多地聚焦在了3個被診斷為“閱讀障礙”的兒童的家庭和學校生活上。
《我不是笨小孩》這個名字立意非常好,但是第1集北師大的教授就把閱讀障礙稱為發展上的“落后”,把“笨”替換成“落后”并沒有改變這些孩子身上標簽的負面意義。閱讀障礙中的“障礙”兩字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
無法在學習上取得成績就是“落后”

紀錄片《我不是笨小孩》:關注閱讀障礙,接納不完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4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