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蜘蛛女之吻”,這個故事本身,說白了本身就是,一個“妖怪”蜘蛛女救了一個重傷瀕死男人,在照料他的過程中,蜘蛛女愛上了他,但是當男人一旦醒來,就會離開她,更有甚者殺死他。“蜘蛛女”沒有辦法得到別人的愛,哪怕付出生命、付出一切。她一旦愛上了人,她就要死,或是傷心的離去,或是被愛人背叛,或是被人類殺害。就像莫里瓦自己說的那樣:他喜歡真正的男人,可是真正的男人都喜歡真正的女人。
那種據說這部電影里面體現出的超越性別的愛,甚至是“性別互換”的愛,說實話,我沒看出來
威廉赫特。我讀大學時(80年代)趕上他紅火的時期。連續演過幾部好片后,突然就近乎消失了,至少不是位居要津,感覺他的個性對演藝事業感到可有可無,具體狀況我沒去追蹤。
我用紅火來說他的「當年」挺不精確,至少在當年的臺灣不精確。他在臺灣是介于小眾、大眾之間的那種,不是湯姆克魯斯、布魯斯威利那種紅翻天的藝人。當年在臺灣很少聽見有人説我好愛威廉赫特,我幾乎沒遇過有個人這樣說過,當年跑影展的人(譬如喜歡看侯麥、談賈曼)也沒這樣說過,不是看不上他,而是容易忘記他

從電影看,很難說革命者瓦倫丁愛上了莫利納,反倒是莫利納愛上了瓦倫丁也參與了革命活動。我看完后,反倒覺得莫利納這樣的人物值得贊揚。瓦倫丁在末尾念念不忘的還是瑪塔,而瑪塔就像他說的是一個中產階級的女人,瓦倫丁之所以被警察抓捕,從影片看仿佛瑪塔有告密的嫌疑。與朋友之前告訴我的不一樣,她說這部影片表明一個革命者,革命性如果徹底的話,也會從異性戀范疇里跳出來。我想如果影片這樣改編的話,也許更好。讓瓦倫丁作為一個同性戀的革命者,莫利納是一個異性戀者
《蜘蛛女之吻》— 無言的痛外所閃爍的光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4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