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13 06:34
首映:2015-07-05(日本)
年代:2015
時長:24分鐘
集數:12集
連載:更新至13集
評分:8.2
觀看數:74743
來源網:三年網
《科學小飛俠Crowds insight》1.作為史詩劇性質的小飛俠。補:宗教還是政治?
這是我的評價。
第一季給我的觀感算是比較差的,首先故事講得不清不楚,然后三觀我也不是很喜歡,但第二季實在讓我喜歡得緊。首先故事講得比較清楚了,然后表達的東西也讓我很喜歡。
雖然依然有著幾乎所有涉及政治的動畫都無法避免的兒戲色彩,但競選的相聲組合不管怎么看都透露出一股“認真你就輸了”的味道,這種氛圍反而讓我能拋開那些槽點歡樂地看故事。多數人的暴政實在不是個新鮮的話題,但有勇氣讓這個“大多數人”成為主角的敵人的編劇也不多。尤其是結尾里強調思考的重要性,讓我非常喜歡
首先第一季有12集(第11集前面部分為前10集總集篇)+真第12集(導演編輯版),第二季有第0集(第0集前面部分為第1季總集篇)+12集。
兩季給人的感官差別挺大的。第1季描寫的是人物,第2季描寫的是故事(但是所有人物淪為劇情的工具人;并非說每個人都有新的增長,而各自把時間推向不同的方向)。所以,第1季更能看到王道特攝會有的情節,第2季就是個套皮特攝的反烏托邦動畫。
兩季危害到people,其實正是people所共同孕育的。{之后補充……}
有很多內容其實都描寫得不足夠,比如O.D的星球
今年七月小飛俠出了二期,度過初期的不適應,完結后靜下心來補完,我感覺中村是有一些進步和新的想法在里面。
首先我還是要裱一下中村對于片子整體布局的把握能力。小飛俠一期能夠在一開始就靠時髦值吸引觀眾,從而引發話題度和關注,所以即使最后爛尾也只是讓人大呼遺憾————他們最起碼還是覺得這個故事能讓他們追下去。但是二期一開始給觀眾帶來的感覺是極為糟糕的,甚至說前兩集觀眾只能感受到電波愈發對不上的小初、性格極端不成熟的翼的胡鬧,整個故事非常破碎,那些莫名其妙的觀眾只能產生“好無聊”“什么玩意”的想法,而到了第三集熊谷純安排的樓頂那場戲,真的只能用惡心人來形容了,一下子就把累變成了一個用劇中反派話來講“真是愚蠢”的存在。
所以前四集很難看,這種沒有時髦值只剩糟糕觀感的情況下,很多觀眾棄掉顯得很正常了(好吧包括我)。
當然第五集是個小高潮和爆點,之后直到第十集。劇情推進一直在比較有序的情況下進行著,而這段講故事能力我比較驚喜在于,真的能看得舒服了。這里先暫且不談及討論的政治社會問題是否弱智
打動人心的動畫就是好動畫?
首先打動人心這個詞就值得去質疑。欣賞和移情很容易混淆,但我們都清楚一個事情。
真正的欣賞應該是冷靜地觀察,而非狂熱地布教。
如果要拿理論來說話,這部動畫明顯走的是布萊希特的【史詩劇】路線。
也就是【巴洛克類型】,這種類型的動畫首要的是要形成講臺效應,而形成講臺效應必須要有距離感,這種距離感正是前提或者說理性的一種疏離感。
也就是教育維護關系本身的律法性質,在表達上很容易造成是【大智若愚】的感覺,但是本質上這部動畫根本的理念便不是【大智若愚】的【智者】,而是【愛慕鮮活生命的圣人】。
這位屬于想當然的類型,根本沒想過從頭到尾這樣形成的戲劇張力到底在哪里,還沉浸于設定設定之類的,說白了,戲劇的大門從不對靈魂匱乏這樣的人打開。
至于邏輯?請去看看布萊希特的三毛錢小說就知道,邏輯對于戲劇來說就是個屁。
叔本華還批評卡爾德隆不講道德沒邏輯呢。
另外布萊希特的《三毛錢歌劇》在演員提醒一開始就說了:切勿不要把觀眾引導到【共鳴】上去,一定要讓觀眾和演員產生一種交流
《科學小飛俠Crowds insight》1.作為史詩劇性質的小飛俠。補:宗教還是政治?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5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