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thBJIFF 保利國際影城(天安門店)。8/10 電影以交叉敘述的故事結構,將不同時空下的人物情感故事交織一處,串聯起巴赫曼追尋自由獨立和自我救贖的沙漠旅程。
日記作為男性對女性無意識審視評判規訓的象征物。荒蕪的沙漠,是痛苦情感經歷的象征,也是被壓抑被摧殘被埋藏的女性自我的化身。時空的錯亂反映人物內心的波動,夢魘以及打字機噪音成為創傷的具象。冷暖色調轉變反襯壓抑到自由的情感狀態,成為無意識自我在現實中的投射。
而沙漠中的多人場面,更像是一種超現實的表達

#2023 BJIFF第二場# 先為自己的選片水平鼓個掌本來不在搶票計劃內,好慶幸沒有錯過。完全就是我喜歡的,故事、情感的表達,攝影、演員、服裝、造型,尤其是舒伯特降E大調鋼琴三重奏的旋律響起來時,我就義無反顧要打五星了。
故事并不復雜,基本就是“女人如何從失敗的感情中走出來”那一類。但因為女主是女詩人,對方又是個男作家,整個劇情沒有流于俗套,甚至那些文學的、藝術的以及哲學的臺詞,雙線敘事的方式,讓影片自帶高級感。但是對于詩,啊那太難了,之前看老塔講到的那些詩意

巴赫曼:沙漠之旅:讓黑夜降臨讓鐘聲吟誦
時光消逝了我沒有移動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64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