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這是我想到的最契合《銀河寫手》主創老師們創作動機的形容詞了。影片講述了一群追求夢想的、看似不完美的、鮮活真實的“北漂青年”,在“銀河”這座浩瀚的城市里不甘平庸,使勁解數想要成功的故事。
電影帶來的最大感受應該是“真實”二字。真實的北京城和打工人,生活中的激情與狗血,沒有幻想美化的結局,不刻意造作的煽情和逗笑。縱觀電影,在故事線發展的同時,體現出了導演李闊老師對于電影內容和價值觀整體上更多的理性和克制。
出乎意料的結局帶給觀眾更多思考

看了3.27成都大悅城的路演,三位主創:單丹丹、李闊、高群都有到場,做映后交流。真誠這個東西,到什么時候都是最打動人心的!看到“人物沒有成長,也是一種成長”的字幕,熱淚盈眶……想起早前聽《電影不無聊》音頻節目里,單丹丹老師說的那句“我是要去戛納的女人”,看到宋木子手上,李闊老師本人那塊意義非凡的表……一切都是那么真實,那么鮮活!真的很推薦此片。

影視民工,后期制作人員,可能和前期的編劇還是有些差距的,都是跪著掙錢,來北京也有8年多了,從小員工干到老員工,劇中30歲過生日那段挺有感觸的,也30歲了,失業中,普遍的影視行業不景氣,活少,給到后期制作的錢也少,甲方公司都想著用最少的錢制作最好的效果,最可笑的是用不夠員工發工資的錢給制作的電影,給的參考效果是外國特效大片,后期公司想接活就要給回扣,喝酒吃飯,最后好不容易把電影制作完成,電影都上映了,后期制作的錢也不會給,拖欠你尾款,都算是好的了,大多數都是不了了之
如果非得說開年至今得有一匹影壇黑馬的話,那絕對是《銀河寫手》!!!它的票房很可能會是一個口碑正比極其可觀的洪流!遠超對岸泊來的那部“除三”!它所呈現故事,在真實中笑聲不絕又不由眼眶噙淚。且瞬間把我帶回十幾年前剛去北京的時。那時貧窮卻又心有期望,空氣中不知道哪來的朝氣…主創上臺時,突然被點名說作為FIRST上海站暖駐,有什么想說的嘛,我說,這部電影絕對不可能被類似電影模仿或超越,甚至連他們都很難復制,因為這樣的堆積,是用盡有生以來所有的心、血,不留絲毫的傾注了出來

《銀河寫手》耀眼的劇情片 最能打動努力生活著的人們的東西是生活本身。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64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