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8 20:17
首映:2000
年代:2000
時長:113分鐘
語言:青島話,漢語普通話,
評分:8.1
觀看數:30472
熱播指數:229
來源網:三年網
《上車走吧》只是再也回不去了
不知是巧合還是跟這部電視電影有緣,當年cctv6首播(應該是首播,因為當時19:38分播出的基本都是首播)時剛好播到cctv6,且是剛剛播出,聽到高虎的旁白,兩個年輕人提著行李走出村口的畫面,就不知為何就看了下去。至今仍然會時不時的看看。也是那時候認識了黃渤,后來看管虎的《黑洞》也認出了他。高明因為對失去愛情的高明最終面對現實,回到了家了,去了家里安排的工作,娶了家里安排的對象!劉承強最后干了跟多其他工作,可他最終也明白他和麗娟最終是兩個世界兩個階層的人。現實就是這樣
影片第一句臺詞:“1998年7月4日,那一天我和小明走的。雖然村里人都知道我們要去北京,但我們還是偷偷的溜走的。可能是怕家里人改變主意吧!也可能是怕送別時候,那些個哭哭啼啼的場面。當時我還不知道前面是什么在等著我們。但我們畢竟離開了這個我們生活了二十多年太過熟悉的地方。我們終于將要去到那個自小就夢想的城市。那種離開時的興奮,我到今天,仍然記得……
結尾的臺詞是:我想人這一輩子,會面對許多上車和下車的決定。后來我干過很多事,回想起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開小巴車的時候
晚上無聊,打開cctv6,許是黃渤火了,電影頻道重新翻出了老片《上車,走吧》。
黃渤,高虎的發小。
有一天,管虎想拍個北漂的故事,高虎推薦了自己的發小的黃渤。
于是有了《上車,走吧》。
當時黃渤在西安演出(估計是唱歌、跳舞那啥的),接到管虎電話,說北京這有個戲你來吧。
黃渤說,哥們,別折騰了,我在演出呢。
別啊,你調個時間吧,這可是個主角。
真的啊,那我去吧。
等黃渤來了北京,一看本,乖乖這么多詞啊。
以前在他的眼中,就兩種角色,一是有詞的龍套,二是沒詞的群眾演員。
那應該是1999年前后,央視搞出電視電影這玩意。
2001年上映的《走吧,電影》獲得一個電視電影的獎,還有一個百合獎。
管虎,是第六代導演,頭發亂了,活著真好,生存之民工。
李宗盛,和自己賽跑的人。
詞很好。不要和別人比,自己活著。
這片我看了有些感覺。
一者,1999年我因為讀書去了北京,在哪里待了四年。
雖說小巴坐得不多,但卻也多少了解北京的生活和貧。
月票便宜,一月10塊,要不騎車。
有一段,從長城到馬甸(回頭另說)。
二者
昨天早上一起床,本來是看看新聞的,,誰知就被這里面樸實,濃重的話音給吸引了,看到強子和小明的生活遭遇.我想到了剛來上海時的生活.我一直很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同時我又很害怕在大城市的生活..可能和故事里面的強子一樣.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我不斷的進取.最終我在這個城市可以獨立的活下來.回想這一切,心酸已不再,我已昂起頭,準備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昨天晚上本來是要去出走走路的,可是我心血來潮炒了兩小菜,一邊細嚼慢咽一邊看電視里放《上車,走吧》。不知不覺就一直看了下去,被不知名的東西吸引。
04 年的夏天在北京待過一段時間,至今都還存有些特別的感情。在北京的第一晚,住在一個阿姨的家里,離蘋果園還有20分鐘的地方,現在想來甚至忘了那段路是走路還是轉公交?是一片平房,小院子,小房間,水龍頭在外面,廁所是搭在河邊的棚子。晚上出來洗衣服,抬頭一片星星,向日葵在黑暗中眨巴眨巴著。
這個地方只住了一晚,第二晚似乎是通宵去看了升旗,白天就搬到城區的高樓中。而蘋果園這一站,就再也沒去過了。 有時候,記憶就像夢一樣,帶著昏暗的顏色。多年過去之后,都不知道是夢還是真正經歷過。
《上車,走吧》,喚醒了我一些什么。
是什么呢?真實,現實,記憶,另外的?真實的東西往往最能觸到人心得最深處,一記悶拳,或是隱隱的內傷。這個片子,總是平淡地在講,一個故事。生活總是更多的無奈,而我們總是得去面對。強子和李娟永遠不可能在一起,但總能留存些許美好。
《上車走吧》只是再也回不去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0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