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阿Q到底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叫阿Q,或許正是這樣才使得阿Q具有代表性吧。當我們看阿Q身上發生的七個悲劇的時候,我們先是發笑,繼而發深思。阿Q他身上發生的所有代表了我們全部人生不同的悲劇。阿Q他不是一個人,他是“不朽的,廣大的”。且不說你處于哪一個階層,阿Q精神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的,毫無例外。阿Q很有“魯迅式”的味道。
本片為紀念魯迅先生誕辰一百周年而拍攝。《阿Q正傳》是魯迅先生唯一一部中篇小說,講述辛亥革命前后畸形的社會狀況。形形色色的普通老百姓共唱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鬧劇,風雨欲來滿城飄搖,這個看似閑逸的小村鎮也深受波及。后路無法回頭、前頭一片迷霧,立足中間渾渾噩噩惶惶不可終日,阿Q的存在,烘托出了當時人們精神娛樂和寄托何其荒謬。
取材于小說而翻拍的電影最難得地方在于:人們因為對小說的熟悉不僅在情節上已了然于胸,而主角的形象也早刻畫于心。而嚴順開老師版本的阿Q令我感到驚喜

觀《阿Q正傳》有感
魯迅先生之所以受人追捧,除文章極具諷刺性之外,也完全洞悉了國人的劣根性,每次讀魯迅的作品,都讓我對書中所描述之人,書中所述之事,有所感悟,以前讀魯迅的作品,看不出太多的東西,隨著年齡的增長,越讀越明白其中的意思,也許這就是閱歷帶給我的經驗,讓我看透了許多東西
其中最為讓我回味的當屬《阿甘正傳》了,未莊的阿貴,本身一個讓人瞧不上的短工,但就是這樣的小人物,確反應了大多數人,這也是為什么魯迅先生在文章末尾說出:據考究,阿貴有后代,而且子孫繁多

從《阿Q正傳》看階級固化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9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