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名字以為是一部通過人物成長經歷反應美國90年代中期的時尚、社會問題等等。看完才發現這是一部反面典型的教育片。
片中小男孩的原生家庭是畸形而不幸的:沒有父親這個教導男孩如何成為男人的角色,母親又是做皮肉生意的可憐人,哥哥沒有扮演好一個大哥的角色,他從不把自己所了解的音樂、街頭文化傳授給一開始試圖接近自己的弟弟,仗著自己年長經常對弟弟拳打腳踢,在真正的街頭沖突中卻沒有一點ganster“不慫,就是干。”的痞氣和血性,這讓在一旁目睹事情經過的小男孩產生了深深的失望

十五年前,當我第一次接觸滑板,戰戰兢兢走到城市里大家聚集的spot的時候,我也是如此害羞,我只能躲在廣場的角落練著蹩腳的ollie,一直到有個哥們滑到我的跟前對我說:嘿哥們,一起下來玩啊。
十五年后,現在我30歲了,仍然不變的是滑板依然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已經不是最重要了,頻率也已經從每天滑變成了每個月一兩次,今天在skatehere上看到這個電影的資訊,于是就有了這些文字,這也是這么久以來真正靜下心來對自己說說話。

《90年代中期》大師級!短評寫不下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9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