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可以感動的片子。如果不是之前鋪天蓋地的宣傳的話,應該是感動的。
歷史的傷疤,不用那么長的宣傳,其實用幾個字就可以輕而易舉的揭開。
在國人的人文覺悟還沒有到達可以商業化的時代里,這個應該歸于紀錄類影片的電影,
在國內想要票房好,可以參照下,白求恩。
無論東海的軍艦和軍機的摩擦有多么激情四射,在大眾媒體的宣傳中還是要追求和諧之道的。
國際人道主義,還有那個真實的故事,謝謝了。
可惜了發哥、瓊姨。
辛苦了各位參與電影拍攝的外國友人們。
黃石的孩子
想要票房好
未許可

呵呵,開頭講了一段南京大屠殺,我以為會是“西方人人講述日本人在中國南京犯下的罪行呢”,結果看完了發現不完全是的。
很真實的感覺,雖然我們并沒有經歷過那樣的歷史
西方人用他們的權威帶來全世界的眼光來看二戰時期的中國
戰爭 殺戮 饑餓 恐怖在蔓延,而中國人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繼續著民族斗爭的事業
發哥的那句臺詞說的很對“中國人民是最能忍耐的啦”
但是我們現在要行動了

像《辛德勒的名單》、《盧旺達飯店》一樣,不同的時代背景下,都會產生英雄。也許“英雄”本人并不是完人,曾經退縮過,曾經放棄過。但是他們還是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大愛無邊,沒有膚色和種族的限制。他們永遠值得懷念。

看了20分鐘就看不下去了,拍攝手法一般,不象是拍"007"的導演拍的,
其實就算是根據真實故事改變的也可以拍的更加戲劇化,人物的表現張力更加突出,而不是流水帳式的往下演,
當然Jonathan R. Meyers在戲中的努力還是有目共睹的

《黃石的孩子》導演把握這類劇情的能力還不夠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