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袁四先生說出“人照抓,舞照跳”時,我就徹底明白這不只是一部無厘頭,更多的是香港對于當時內地的一種猜測式的輕喜劇。頻繁出現的文革時的紅衛兵那高抬手臂向前的姿勢,甚至連偉大革命導師這樣的詞匯也在影片中出現,讓人很難不聯想起文革時的荒謬,當然這部影片是以一種極端詼諧的手法重構了文革。
當然,在更高的一個層面,它只不是建構了港人回歸前心中那個落后的大陸。更多的是解構革命,革命是什么,革命為了什么,這一切其實都沒有答案。喊著革命口號的五個單身漢,想解救中國,最后革命完了覺得自己什么也沒有。那該干什么呢,影片的最后一幕極其嘲諷的道出了革命本身的虛無的本質。
香港喜劇的一大特點就是不只是喜劇而已,通過一個個細節反應這個社會,作為電影人來反映社會的思潮,這一點值得我們敬禮。
民國時期,革命起義,發生大大小小的事件數百起,這種題材給予故事發展的無限可能,引發沒經歷過革命的年輕一代們無限遐想,
邊聽溫拿樂隊邊寫這篇影評。
在喜劇方面,影視做的比書籍好,在我讀過幾百本書中幾乎沒有一本讓我由衷笑過的,書籍還是適合悲劇的載體。看電影呢,尤其是喜劇,是一種娛樂消遣,看得歡樂笑得沒心沒肺就行,管他邏輯不通、承轉接合和因果關系。
革命是需要本錢的,孫中山一行人為籌措起義經費向“愛國漢奸”袁四爺伸手

【廣東五虎之鐵拳無敵孫中山】錢小豪新作《至尊先生》致敬林正英 感謝豪哥堅守住了80、90的回憶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6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