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2 04:01
首映:2018-03-16(中國大陸) / 2017-06-15(安錫動畫電影節) / 2017-06-21(法國)
年代:2017
時長:83分鐘
語言:法語,漢語普通話
評分:8.3
觀看數:56893
熱播指數:383
來源網:三年網
大壞狐貍的故事:情節跌宕的冒險片 拯救大人童心的一部清新治愈電影qwq
二元對立模式一直是一個動畫中一個經典的敘事策略,二元對立分明的影片有著正義感爆棚的主角和邪惡的反派,兩者通常背負血海深仇使故事情節充滿張力,并在影片的結尾深化邪不壓正的主題,這樣的敘事模式深受美國和日本的主流商業動畫所喜愛。但是法國動畫卻常常弱化了這樣的“套路”。在許多法國動畫中,我們看不到界限森嚴的“好人”和“壞人”。
就說在《大壞狐貍》中一個讓筆者十分動容的細節。
狼應該是整部影片最大的反派,它高冷無情,每天想著吃雞,農場的小動物都怕它。這樣設定的一個角色
我始終有些大人和成年人是兩個概念,法律概念上滿十八歲的人我們將之稱呼為成年人,而從缺失了小孩身上某種特質的人,小孩會自動將他們區分為大人。
大人無法理解小孩的想象力和奇思妙想,小孩討厭大人身上極致的世俗理性,但是我愿意相信一個大人永遠藏著一顆童心。
這部電影是今天在家里,我的小學生老妹挑出來的電影,起初我真的很不耐煩,因為我不相信我妹的品味……她是一個小時候一張巧虎碟片都能看一千一百遍的人,emm我就覺得這部應該不怎么樣,但是最后還是決定看這部電影。
影片中有一個很常見的隱喻,狐貍不會吃小雞的--蝸牛作為隱喻,沒有吃到三片葉子。
狼像斯內普教授 啊哈哈哈,奇怪的聯想。
以下是觀感:
好與壞在自然界沒有什么絕對的分界,天性使然。
壞的狼先生會愿意在小雞仔面前扮演被打敗的弱者,母雞們懼怕能真正兇殘的狼,欺軟怕硬地將矛頭指向軟弱善良的狐貍。新生兒小雞,作為世界觀、是非觀還在形成階段的幼崽,他們依賴第一眼看到的小偷狐貍,他們嚷嚷著要吃掉其他小雞,他們追求強者:狐貍太弱,便去請求狼作他們新的強大的母親
起初以為這部影片和那部在法國家喻戶曉的故事書《列那狐的故事》( Le Roman de Renart)有關,看下來感覺應該關系不大。列那狐(Renart)太過有名,法語的狐貍(renard)一詞正是來自它的名字。Le grand méchant renard譯成“大壞狐貍”倒是簡潔明了,令我感興趣的是grand這個詞。它讓我想起我最愛的一部法國喜劇電影《虎口脫險》(La grande vadrouille,1966),片名直譯就是“大閑逛”。不管這里的grand的“大”是理解為大型、廣大、重大,還是偉大,和閑逛、游蕩這樣的意思聯結在一起,本身就充滿了喜劇色彩,何況這還是用來描述一次驚心動魄的營救。大壞狐貍其實并沒有名字顯示的這么壞,喜劇的反諷效果就出來了。
影片采用劇中劇的形式,三個小故事里最喜歡的還是大壞狐貍撫養三只小雞仔的故事,當然送寶寶回家和營救圣誕老人的故事也很溫暖。只是其中兩個蠢到不可理喻的角色——兔子和鴨子——總讓人看了不省心。由它們制造的笑料應該也是喜劇電影的老梗了——不僅是法式喜劇。特別是公路和飛機上的戲碼,似曾相識,好吧,我又想到《虎口脫險》了
畫風溫馨可愛,整個畫面滿滿的童真,用真誠和愛組成的故事內涵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感受!
滿滿的童趣與心靈的接觸,很溫馨,很適合小孩子看,真的是美好的一部片子。很適合作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良師益友,有很好的啟迪作用,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個小故事,可是其中的道理可是人生成長路上的必需品。不容錯過的一部良心片
特別適合低齡小孩子看的一部動畫電影,小雞的配音超級萌,簡單的故事情節,畫風清新,通俗易懂。我很喜歡這個畫風,現在大部分的動畫都開始模仿迪士尼做的非常逼真非常細致,這種簡單水彩的畫風看一眼就非常喜歡啦。
其實是三個小故事拼起來的故事,但三個故事之間串聯不起來,像是一個故事。狐貍先生還是非常可愛的,但第三個故事里面沒有出場有點可惜呢,真的是有一種被標題騙了的感覺,想看更多的狐貍先生啦。
喜歡第三只小小雞和大灰狼先生的聲音,本來以為國配會有些生硬但完全沒有
大壞狐貍的故事:情節跌宕的冒險片 拯救大人童心的一部清新治愈電影qwq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