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吸引我看下去的是顛覆的風格——與傳統意象相決裂,并大加嘲弄,這是喜劇或鬧劇的路數;但看下去,隨著越來越多的刻板印象被毀棄,會發現有什么是保存完好的,無約束的地方越多,受約束的地方也越醒目,結構盡管松散,全片的命意的確還是前后一貫的,基本上。
我對命意的一個理解是“約束”,約束使人弱小,使人強大,約束使人厭倦,使人安心。約束可以大到死神的世界秩序,也小到KID對他那神經質的美學——如果這個字眼在KID的理解中和它本來的意義有任何共同處的話——的固執(他真是可喜可賀,他的三道白線終于對稱的時候,其實我是很欣慰的)。約束也是區分,把一些人和另一些人相區分,這種區分是自我認定,也可見于旁人的。
下面是自由時間【有劇透】:
KID為什么會有這種武器——槍、便攜加農炮炮、落地的加農炮,每升一次級都要在體積上加一倍,如果他還有升級余地的話,我為他的胳膊擔心。
關于KID的復活,我開始其實是這樣以為的:死神只有死過一次之后還會真正覺醒,于是我就陶醉在這個想法里面,然后,都看到了,誰也沒再提過這茬。
雖然

今天懶在床上看完嗜魂者。殺死鬼神的不是戰斗值在他之上的死神,而是差得遠的瑪嘉,與其說"勇氣"戰勝了"狂氣",不如說鬼神死在心態上。
"勇氣"兩個字像道咒符讓他大亂陣腳,而不是瑪嘉的退魔波長有多厲害,她的任何攻擊對鬼神都不痛不癢,最后等于鬼神敞開了肚皮任其宰割,因為他先死在自己的不安和恐懼中了。
反觀鬼神和死神的激戰,神與神之間分庭抗禮的戰斗值,鬼神卻運籌帷幄氣定神閑 就算談不上游刃有余但也把死神打了半死。總而言之,任何較量都是心理較量,尤其和高手過招。但是比起物理攻擊,心理攻擊更難找突破口將對方意志瓦解。瑪嘉有點歪打正招,正好戳到軟肋。
如果把心理攻擊修練成常規攻擊,需要的就……我也不知道……
“噬魂師”ex咖喱棒賽高!!!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5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