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9 22:25
首映:2019-04-12(中國大陸) / 2018-01-27(日本)
年代:2018
時長:119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7.9
觀看數:50110
熱播指數:478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祈禱落幕時】很東野圭吾的電影
1。正常人沒有哪個能把至親活活掐死,藝術創作沒錯,高于生活也沒錯,但不能背離生活。
2、五年前博美為什么去上加賀的課? 就是為了看一看和自己父親好上的女人的兒子? 真是理解不了。 就算是這樣。不能打聽好地址,悄悄去看一眼嗎?
3、二十多年逃亡生涯都過去了,博美爸爸一點化妝易容術都還沒有學會嗎?26年前的女兒同學,一眼就能認出自己,這。。 忍了吧。
還有一點忘了,大半夜看的,睡了,想起來再說
這部劇最終帶給自己的共鳴令自己詫異,也令自己似乎更進了一步。
許多欲望的形式都以他人的愛為內容,作為寄生。這是近來讀哲學帶來的感悟,內容和形式的關系從來不是水和瓶子的關系,兩者互相滲透,相互寄生,對立統一。那藏在欲望里的愛,和愛里藏著的欲望,我喜歡前者。當前任因為那些物質條件的難以滿足而選擇不喜歡時,因此內心而喪失感覺時,我想她是后者吧。但這句話并非怪罪,更并非貶低,生意人的自己清楚能有愛就已經很不錯了,純粹的欲望在這個世界更多,可以遇到有關于真心和愛的一部分就足以了。
新入日本橋的《新參者》,在《紅手指》里原諒了彌留的父親,在《落幕時》讀懂了離家的母親,與偏于理性的湯川學不同,東野圭吾塑造的加賀恭一郎是一位有著人情味的警探,所以讀加賀系列時總會有一種溫情的味道
電影的整體敘述較為清晰,但由于時間限制,對其中一部分的推理進行了改編創作,有很多的壓縮及裁剪,看似很容易就找到了答案,但原著里梳理案情的過程卻十分漫長,所以案件推理部分建議看原著
個人比較喜歡電影里抒情部分的演繹,有背景音樂的烘托,會比讀書更有代入感
說到日本推理,雖然很多人都最推崇東野圭吾,但我覺得設局最為精妙的還是島田莊司,現在還記得小時候讀他的《螺絲人》,配上極為驚悚的封面設計,讀后硬是出了一身冷汗,算是我對日本推理的啟蒙。而我對東野最初的記憶來自于《放學后》,后來就是風靡全球的《白夜行》,這本書確實精彩,我現在都還記得當初為雪穗是否愛亮司,想得頭都破了。東野的作品與其他作家不同就在于他很注重人文關懷,樂于探究最深刻的人性,而這種話題一般會顯得高深枯燥,東野卻把它寫得顯淺易懂,感人至深。
今天因為《網絡謎蹤》的推文被抄襲,舉報維權時想到《祈禱落幕時》這部片子,覺得還是可以聊一聊。
這個因果關系可能有朋友不理解,為什么會因為《網絡謎蹤》而聯想到《祈禱落幕時》?
因為一個很神奇的日子:2017年5月12日。
如果仔細看過這兩部電影的話會發現,在《網絡謎蹤》中,大衛的女兒最后出現的時間是2017年5月12日;而《祈禱落幕時》這部電影中,牽扯出所有故事的押谷道子也是在2017年5月12日當天決定去東京。
不知道2017年5月12日犯了什么沖
【祈禱落幕時】很東野圭吾的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