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電影〈Demolition〉《破碎人生》:看過導演之前的《花神咖啡館》,就大致猜到他會怎樣講這個其實沒有什么劇情的故事了,氛圍始終塑造得很好,我們通過游離的鏡頭和剪輯非常能夠進入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可惜他的內心世界是一團亂麻,雖然最后給了個很莫名的光明結局,但也不能解釋清楚他之所以如此情緒的根本來源,也就造成了人物有一種無病呻吟的感覺。杰克依舊維持了高水準的演出,扮演小男孩的演員簡直經驗,有前途!納奧米失水準,不過也是角色限制大吧。

本以為會是喪妻的男主與單親媽媽間的愛情故事,但并不是,單親媽媽扮演的更像是一個傾聽者的角色,幫助男主認識自己,并打破原本他不滿的生活。男主原本并不愛自己的妻子,也不滿岳父為自己安排的自己并不喜歡的工作,在妻子意外身故后,他有一個機會重新認識自己,重新選擇生活,在拋棄舊生活的同時也回憶起妻子的點點滴滴,意識到自己曾經對妻子的忽視與傷害,喪妻的悲痛這時才慢慢襲來。電影對男主的情感變化刻畫得很細膩,杰克吉倫哈爾也詮釋得很好,比那些套路的愛情電影強得不是一點半點。電影告訴我們,在麻木的生活下,特別是懷著不滿的麻木生活下,人們往往容易忽視自己真正的情感,忽視自己真正想要的,也會忽視生命中一些值得珍惜的人和事物,所以適時地審視自己的生活與情感,打破慣有的習慣與思維方式,才有助于把握生活,也不至于在有些珍貴的東西失去后才惋惜。

既然你不愛她 你為什麼要娶她
我想,這樣我的人生會輕鬆一點。
她走了,我不知道能為她做些什麼。
從前不曾在意的事情一點點侵入原本我平淡常規的生活。
鏡子裡是你,海邊的笑是你,旋轉木馬上是你。
你也曾放棄過我,我竟不曾在意過。
原來我對她曾經是有愛的。
直到你用生命換回我早已死去的靈魂
「破碎人生」
最近一段時間,各種繁忙,忙到了一部電影竟然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才看完。出差的時候專門抽出一個時間來看,但是只看到一半就被打斷,一個月后才有閑暇想起來看了后一半。這樣忙碌的工作、生活,就像是高速旋轉的陀螺,大約很多奔波在事業和生活中的人們都有體會,甚至有時候行色匆匆已經成了一種本能,放慢腳步反而會不知所措。而這,恰巧與這部電影不謀而合。
男主角戴維斯是一個金融高管,英俊多金,生活完美,卻掛著一臉心不在焉,開場僅僅2分鐘,妻子就在他面前遭遇車禍離世了。失去妻子之后,戴維斯上演了一系列的荒唐怪異舉止,從對失去妻子的無感,到質疑自己為何無感,到終于明白自己愛的有多深,他終于從麻木中找回了自己。他用自己的努力試圖說明,有時候我們以為一切都會回到“正軌”,然而也有時候,一切努力都是為了跳出既定的軌道。
電影用程式化的行為方式,精準的表現了一個脫離真實,行為麻木卻不自知的“精英”形象。戴維斯過著絲毫不亂的生活,夜燈每天準時熄滅,窗簾和鬧鐘定時開啟,從睜開眼那一刻起

破碎人生:耀眼的劇情片 人生大不同,很個人的看法。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