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9 02:24
首映:2022-11-11(中國大陸)
年代:2022
時長:100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0
觀看數:43525
來源網:三年網
《叫我鄭先生》為了不能逝去的記憶
生活在青島的六十多歲老鄭,在老伴去世的四年后得知自己患上了阿爾茲海默,于是為了在自己全部遺忘之前再紀念一次老伴,在2020年踏上了她三十年之前同樣的臺灣環島之旅。如果你之前曾起心動念的想去臺灣環島那么推薦你去看看此片,給自己先導過過眼癮(真的是臺島實地拍攝的呦)。近期用阿爾茲海默做素材拍片的不少,《媽媽》里是是女兒,這部里是丈夫。但國內的處理和國外差別很大,國外真是把那些殘忍的撕開給你看。而國內的處理都是讓患者很體面與安靜祥和,除了反復表現些健忘和偶發的情緒激動外
有關電影的一些自己的感觸:
記憶,總會隨著時間的過去而淡化,阿爾茲海默癥患者的記憶流逝更快,且更無法選擇。所以此類型的電影多數會聚焦于時間和記憶的混亂的描寫。我們會看到同一人物混亂的角色出現(《困在時間里的父親》);對身邊人的記憶停留在小時候等等,很多時候視角是一個照顧者的視角去體會。
而《叫我鄭先生》,我們完全進入了阿爾茲海默癥患者本身的視野里,我們會同他一樣有一種念想——不想忘記。年輕的阿灰不想忘記他的丈夫,此時的鄭先生也不想忘記他的妻子
很久沒有看到如此文藝的公路片了。阿灰為了喚醒丈夫,鄭先生為了留住對妻子的回憶,他們共赴環島旅行。最終在那片鵝卵石沙灘,他們跨越三十年時空、跨越這場輪回,見到了深愛又難以割舍的彼此。就像海浪把鵝卵石沖上海灘、又帶回海里的輪回。涂們和王真兒演的真好,用種種細節表現出對愛人的思念之情。但影片的感情遞進和節奏安排有些問題,前面觀眾很難代入那種感情,甚至有一點無聊;后面又顯得有些突然,沒有直擊內心地感動。
[叫我鄭先生]
大家都說納什瘋了,他確實瘋了,精神分裂癥伴隨了他一生,所以《美麗心靈》的那種改編合情合理。
關于室友、小姑娘、特工也可以理解為納什渴望的友情、家庭、事業,并且鏡頭語言都有伏筆,暗示觀眾這都是假的,比如進實驗室選搭檔為什么不選室友,比如小姑娘從遠處的鴿子群跑過來但是鴿子并沒有因受到驚嚇而飛走。
但是,同樣的邏輯框架,直接套到阿爾茲海默患者身上,屬實有點奇怪。(我不了解阿爾茲海默,只是感覺有點怪,如果阿爾茲海默患者也會出現幻覺,也能強行說的通)
再說說跟《閃靈》有關的那一段
如果,片尾沒有點出鄭先生的幻覺,單就描繪路上發生的種種以及愛情的信念,我也蠻喜歡的,畢竟這種老少搭配的文藝,總會伴隨著尋覓和體味答案的過程……
當阿灰的身影消失在海灘,那個迷糊的老頭突然讓我動容,原來,鄭先生所念叨的過往、重走的路線都是思想指引下的身體力行,那里無人陪伴,只有假象背后的純真……
昏迷三年的男主,記憶里沒了阿灰,如今面臨再次失去的可能,他很害怕,害怕腦袋里只剩自己,害怕某個瞬間開始,再也想不起那時的愛情,想不起幸福的模樣……
沒事,即便忘了
這是一部讓我感動的電影。這是一部走進電影院,讓我驚喜又落淚的電影。
鄭先生說:“同樣的事做兩遍,或許能記得清楚一些。”為了不忘記亡妻的點點滴滴,患上阿爾茲海默癥的他獨自走上了環島之旅,試圖重溫30年前與妻子的旅行記憶。
歌廳,小吃店,書店,樹林,海邊,吊橋,隧道?無數意象交織在一起,是關于愛的記憶。愛情可以跨越年代,跨越時空,這也是這部電影最大的意義,某種程度上是當代愛情的啟示錄,讓我們重新思考愛情的意義。
此外,如同散文詩般的敘事結構
《叫我鄭先生》為了不能逝去的記憶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4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