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7 20:04
首映:2022-11-11(中國大陸)
年代:2022
時長:100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0
觀看數:34691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叫我鄭先生》過程“平淡無味”,心中“五味雜陳”!
大家都說納什瘋了,他確實瘋了,精神分裂癥伴隨了他一生,所以《美麗心靈》的那種改編合情合理。
關于室友、小姑娘、特工也可以理解為納什渴望的友情、家庭、事業,并且鏡頭語言都有伏筆,暗示觀眾這都是假的,比如進實驗室選搭檔為什么不選室友,比如小姑娘從遠處的鴿子群跑過來但是鴿子并沒有因受到驚嚇而飛走。
但是,同樣的邏輯框架,直接套到阿爾茲海默患者身上,屬實有點奇怪。(我不了解阿爾茲海默,只是感覺有點怪,如果阿爾茲海默患者也會出現幻覺,也能強行說的通)
再說說跟《閃靈》有關的那一段
生活在青島的六十多歲老鄭,在老伴去世的四年后得知自己患上了阿爾茲海默,于是為了在自己全部遺忘之前再紀念一次老伴,在2020年踏上了她三十年之前同樣的臺灣環島之旅。如果你之前曾起心動念的想去臺灣環島那么推薦你去看看此片,給自己先導過過眼癮(真的是臺島實地拍攝的呦)。近期用阿爾茲海默做素材拍片的不少,《媽媽》里是是女兒,這部里是丈夫。但國內的處理和國外差別很大,國外真是把那些殘忍的撕開給你看。而國內的處理都是讓患者很體面與安靜祥和,除了反復表現些健忘和偶發的情緒激動外
今天一個朋友對我說“鄭先生每次吃魚都不開心,魚店老太太被鄭先生盤問的也不開心。”鄭先生一直在找尋和回味她妻子的味道,老太太也想守護和延續她丈夫的味道。受此啟發,深夜還忍不住去看第四遍《叫我鄭先生》,想再去發掘些可能忽視的感人細節。這部電影有太多讓我著迷的地方,安靜的整體格調、沉穩的敘事風格、略帶灰色幽默的臺詞對白、讓人漸漸領悟的推演過程。整部電影的味道聞上去像是是平淡無奇的福佳白,入了喉才感受到艾帝達姆的芳香濃醇;又好比是坐在勻速行駛的高鐵中,速度極快也很刺激
感動,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看到這么優秀的作品了,拿到電影節,也是可以拿獎的作品。看完的第一感受就是一直到現在心情還是久久不能平復,導演鄒德全非常擅長運用電影拍攝技巧。就拿開頭來說,是完全沒有配樂的,整個視覺、效果、觀感給人都很舒服,單單憑借著涂們老師飾演的鄭先生,哪怕是那么幾個動作、幾分表情神色,就能聯想到面前的這位老者是位有故事的人。
電影不僅僅是在講述一位患有阿爾莫茲海默癥的老者,更是對鄭先生一直以來念念不忘的亡妻,為愛守護而展開的一場治愈療傷之旅
“我想要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霜?……”一首楊宗緯的《我想要》讓我對這部很小眾的電影徹底破防了,久久不能從難過的情緒里走出來。
鄭先生,失去了他最愛的和最愛他的人。妻子去世后,他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癥,醫生說他會忘記所有的人和事。他忘記了回家的路,忘記了菜市場老板拿的魚就是前幾分鐘他選的,還忘記了已經付過錢。和老朋友釣魚的時候,會幻聽到妻子說的話后答復好的。因為他不想忘記她,所以他走上了她帶他走過的路。
馬蹄蓮是她最喜歡的花。每一個清晨
一個老人獨自來到海邊,海水不斷沖刷著岸上的礁石,海風吹亂了老人的頭發,一只烏龜正在緩慢爬行,這是影片的開始,也是結局。
畫面一轉,來到老人的家中,鬧鐘響起,老人起身揉了揉眼睛,撓了撓頭發,喝了口水,鏡頭給到了他與他老伴的合照。他先喂了烏龜,來到工作的桌前,打開一個老式收音機,插入磁帶,播放的是一個女人唱的《雨水我問你》,
“又擱是落雨的晚上 雨水潑抹熄滿腹酸苦味
想起著彼當時 倆人淋雨的滋味 如今剩往事在稀微”
一個人洗漱完畢以后,煮早餐
《叫我鄭先生》過程“平淡無味”,心中“五味雜陳”!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4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