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10 03:11
首映:2011-05-23(美國)
年代:2011
時長:99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3
觀看數:53245
熱播指數:247
來源網:三年影視
大而不倒:資本主義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08年美國次貸危機,熱愛金融的人必看。電影本身拍的很好,不用多說。很深的體會,是在大蕭條來臨時,沒有金融機構是可以獨善其身的,而通過并購、接受政府紓困都是比較好的方式。更是展示了金融業本質:在刀尖上舔血。金融業里展現的是人類最原始的欲望和自利的本質,所以,必須有適當的監管和行業規定。
在這部電影上映之前,關于2008年金融危機最有名的電影大概是馬特·戴蒙主創的紀錄片《監守自盜》(文末有影評鏈接)。而我們知道文藝界人士通常是持左翼政治觀點的,《監守自盜》沒有采訪到金融風暴中心的人物,從對外圍人物的一系列采訪和自身的推理,得出了這么幾點立場:
1. 監管缺失。
2. 華爾街貪婪,不合理的高薪。
3. 保爾森先讓雷曼破產又救AIG并且向銀行注資有貓膩。
4. 奧巴馬的金融班子仍然是搞金融危機的這批人。
5. 評級機構和學者與金融業界的利益沖突問題。
非常明顯的左翼觀點。對于第1點的爭執沒有定論,甚至有觀點認為是“監管過多”才導致了金融危機,核心是美聯儲的法定利率扭曲了市場,造成了過熱和泡沫,應該由市場決定利率,再加上美國政府給兩房兜底,讓放貸者更加肆無忌憚。第2點和第5點是老生常談,我在《監守自盜》的評論里已經談過這一點。
剩下的第3點和第4點實質上是一個問題:美國財政部和聯儲的這幫人,到底是不是好鳥?在這第一點上,由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索爾金的暢銷書《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
美帝真是無敵,以為是反思的電影,居然是洗白片。而且里面幾波中國人的出場,這種僵硬的丑化形象,而且還他媽是韓國人演的,真是無敵。這么大的危機,全場就靠幾個人撐著,任何重大的決策,全靠拍腦門,都不用斟酌一下的嗎?美帝這執政效率,不是美元霸權換個國家早經濟崩潰了。強行銀行不能國有拿日本出來背鍋,日本經濟蕭條是因為銀行國有的原因?這經濟學邏輯,把觀眾都當傻子糊弄?而且銀行做空是誰做空?散戶?不是你幾個大銀行彼此私下做空嗎?危機的本質幾乎一點都沒講,也是服
2008 Financial crisis
1.Bear Stearns→gov bailout
2.Freddie&Fannie→gov bailout
Moral hazard→gov was not willing to bail out any more
→seek private-sector solution
3.Merrill: acquired by Bank of America
4.Lehman:
-assets except real estate: acquired by Barclays (But British regulator did not approve the deal)
-real estate: loss covered by other american banks
→end up annoncing Lehnan's bankruptcy
→impact on other american banks' stock price
大而不倒,更為恰當的翻譯確實應該為“大到不能倒“。
全世界做企業的莫不想做到大而不能倒的地步,出現危機之時,可以由政府或者其他的機構為自己的貪婪和盲目買單。
以前的狂舞的唐萬新的德隆,由于錯誤的估計了自己的實力,導致之前的消失。
以及現在的海航,已經陷入瘋狂的融資-擴張-融資的怪圈當中,資金鏈無比緊張,卻缺乏一個穩定的高額的盈利點,從而帶到整個資本帝國的建立,海航已經幾乎到了大而不能倒的地步,牽連甚廣,幾乎已經綁上了海南省這個龐然大物,風險已然和德隆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
大而不倒:資本主義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4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