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馬海坐在舞臺上,我說著角色最落魄的詞,說完臺詞,導演沒有喊停,我環顧了一圈舞臺和觀眾席,空曠的,寂靜的,陰森的,突然就聯想到很多年前在小劇場演出,人頭攢動,笑聲,哭聲,掌聲……落魄的情景讓我一下就失控了……這是劇本里沒有的,導演什么時候喊停也不記得了,因此就有了那幾秒的情緒鏡頭,感謝導演留下了這一段長鏡頭~

1
什么動機去創作這樣一個電影?
故事起源于去非洲旅行,真的去馬達加斯加。因為風土人情讓我們產生很奇妙的想法,剛開始只是一個框架,來到馬達加斯加又產生許多東西,解決了我們很多困惑。從非洲回來之后創作國內的劇本。
2
電影的敘事解構,還有平行世界的相扣,是如何選擇這種美學方式的呢?
一開始沒想用這種,慢慢走向,慢慢生長到那個方向。
3
這部影片中臆想的表達,消失的路、場景的戲劇,當時運用到這些場景,有沒有考量?
首先感謝演員,都是很棒的話劇演員。當然有思考

此后漫長的人生,處處是你,卻也處處不是你——《第四面墻》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8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