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扎的雨靴》改編自才朗東主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叫旺扎的小男孩想要一雙雨靴的故事,是拉華加導演的處女作,曾入圍第6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生代競賽單元,獲得第12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演員提名和最佳導演獎項。
整部電影清新動人,細節豐滿,對白生活化,配樂靈動,有一處特別有感覺,看到商販那里有賣雨靴的,旺扎跑回家,這個時候的音樂完美的展現了他的內心世界,興奮驚喜,期望即將被滿足,音樂表現的淋漓盡致。雖然是拉華加導演的處女作,但獲得最佳導演獎卻是實至名歸。
它是一部兒童題材的電影

整體表現力略顯笨拙 包括演員 對白 鏡頭語言 個人感覺沒有在最好的角度闡述和表現故事,一切不夠立體。
拋開經濟問題 為什么買了玩具 再買鞋子就是“嬌慣”!?玩具是娛樂,雨靴是生活必需, 他們有什么關系呢?!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毒就是拎不清。

旺扎的雨靴
說幾個電影劇情和劇中電視互動的情節:
1,第一次旺扎提出和拉姆姐姐換鞋,拉姆姐姐說她的鞋大,他穿不了;晚上旺扎看的動畫片中小頭爸爸去買帽子,結果試的每一頂都大。
2,旺扎的爸爸要出門去看村里的喇嘛,請他做法擋雨,旺扎想跟去看看,但是爸爸不許,他就偷偷地跟著去了,旺扎出門時背后的電視演的正是小頭爸爸在火車上,對白隱約提到了“等等我”
3,推動劇情的一處細節是旺扎看西游記提到有雷神雨神,讓旺扎產生了他們信奉的“佛菩薩”和雷神雨神誰更厲害的想法,隨后發生了去拜托佛菩薩

#鮮映##旺扎的雨靴0719#
一句“自從買了把傘,從此天天盼下雨”這句話大概可以解釋整個故事的劇情,而在劇情之外,又有不少有意思的細節,特此列舉11條。
1.英文中有句諺語:Don't judge a man until you have walked a mile in his boots.直接翻譯,就是要想評判一個人,先穿他的靴子走上一英里。靴子作為整支影片貫穿始終的元素,以及后面產生的沖突,與這句諺語形成了完美的互文。
2.電影里旺扎家的電視里,一共播了三個節目,其中天氣預報和《西游記》,都和下雨有關。
3.《西游記》里放了兩個橋段

旺扎的雨靴: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擁有雨靴的幸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8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