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6-29 15:22
首映:2020-01-11(中國大陸)
年代:2020
時長:8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5.8
觀看數:69288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女兒》感動,以及標準的一個定義
豆瓣評分5.8(3560人評價),不算高,尤其在短片區這個分數只“僅好于2%的短片”。
劇情真的不及格,可能由于時長無法展開。難以解釋的地方很多,比如一次氣話就和老母親訣別,老母天天帶著餃子全城市打聽,偶遇了不哭不鬧平靜和好。她們的其他家人去哪了也是一個謎。
演技方面,小女孩表現非常自然,到位,周迅感覺更像是在演周迅。全片笑容不多,常處于陰、雨、黑夜的狀態真的感覺不到年味。導演不夠了解中國,以為本土化只要滿足“餃子”“一家人整整齊齊”這些關鍵詞就夠了,殊不知重慶過年不吃餃子
iPhone真的是很適合拍電影,色彩真實而舒服,配合霧蒙蒙的天氣和灰色磚墻,人間氣息很濃郁。
前幾個乘客的鏡頭切換伴隨著小孩子的萬花筒,人和人的不同,各有各的人生,那種感覺真好。
不過故事太短,周迅跟孩子的羈絆沒有表現出來,最后姥姥的出現,一盤餃子一句我餓了,真的很好哭!明明還是很好看的,為什么評價這么低!
《女兒》
攝影:勞倫斯·謝爾
導演:西多奧·梅爾菲
編劇:伶、閆順瑩、西多奧·梅爾菲
故事梗概:
離異女司機(周迅飾)與自己的單身媽媽不能相互理解,盛氣之下帶女嬰離家出走,開出租為生。數年后,在年三十的雨夜,拉到了端著餃子尋找自己的媽媽。二人和解。
主題:女人要如何定義自己的幸福?
困境1. 帶著孩子妨礙拉客
反轉1. 孩子可以幫忙找客人,還能增加客人的歡樂,化解。
困境2. 小孩坐不住,哭鬧
反轉2. 媽媽用手邊物做了玩具盒,巧妙實現出租車上的創意游戲,化解。
本片講述了一個家庭三代人,兩個母親的故事。片中開頭一小女兒的特寫鏡頭開始,給人留下疑問,之后鏡頭轉到周迅身上,同時以過去的鏡頭作解釋事情起因。 在片中,小女兒作為一個小孩的形象,是作為媽媽的小幫手,同時,其天真的語言以及行為感染著觀眾,在小女兒的世界中,那個萬花筒就是她眼中的世界。在萬花筒所能看到的極小的視線之中,所見都為美好事物。 而作為成年人的周迅,則擔負著社會的壓力,一個人帶著女兒開出租車。作為一個獨立的女人形象,在片中一句話能很好的體現:“不是所有女人
蘋果想討好中國人,那就拿出真誠意吧!大導演大攝影大卡司,都沒問題。如果中國的平臺不支持,一切皆枉然!各種斷續的鏈接,卡死多次無法繼續,蘋果是如何跟國內大平臺協作的?
上海,老佛爺百貨墻外巨大的廣告牌宣誓著蘋果愛中國的決心。尤其《女兒》的宣傳片是中國主題附帶親情,恰逢春節。讓我們體會到蘋果的細膩用心。但高居臨下的憐憫之情也打包附送。
周迅演繹得極好。
中國的單親媽媽畢竟和孩子在一起。那些留守兒童呢?春節不再回家的父母就永遠消失在孩子們的視線中了。
這一部徹底擺脫了我前兩部電影的范兒,真正體現了這個影片的重點“用iPhone拍攝”。
不附加夸張的附件,濾鏡,鏡頭組,只用機身自帶的鏡頭創作這樣一部影片,這才回歸了這個影像想展示的本質。
這次對iPhone的個性化利用是最可說的,從固定在輪胎、后視鏡上,包括手持的光學穩定。我們看到了iPhone帶來了完全不同的視覺體驗,而這甚至是龐大的專業攝影機都做不到的,我看到了“用iPhone拍攝”的特殊之處和不可代替的優勢。
反觀前兩部電影,一個桶,三分鐘,都更像是把iPhone當作攝影機來使用
《女兒》感動,以及標準的一個定義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60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