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8 23:37
首映:2015-03-20(中國大陸/中國臺灣) / 2015-03-26(中國香港)
年代:2015
時長:108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6.9
觀看數:43715
來源網:三年網
【失孤】彭三源創作,近十年世界范圍內最好的科幻電影
昨天看了失孤,覺得特別觸動人心,今天看到這篇文章,覺得應該分享一下。
摘要 : 《失孤》大概就在提醒我們:用最善的心去對待遇見的人,多一點信任,多一點關懷,有可能就給深處痛苦深淵的人投射了一束溫暖之光;用最深的愛去對待身邊的家人朋友,多一點在乎,多一點呵護,珍惜所有和他們相處的時光,不要讓最熟悉的人感到陌生。
當冷漠才算認清現實的標志,真善美將蒙受冰冷的羞辱;當失去才能啟動珍惜的開始,愛與信將承受沉重的煎熬。
我們在太多類似于“面對老人扶不扶”和“面對乞討者給不給”的所謂某種社會現實刷新一些觀念之后,將自我保護的防線拉得更大,以致于常常在那些需要幫助、需要關愛的人面前故意視而不見,用冷漠武裝自己,用“這個社會太危險”來包裝自己內心的冰冷,甚至將防線擴大到所有人。而更為令人憂傷的是,太多人把注意力集中在社交網絡,寧可對著手機群里的陌生人噓寒問暖,也不愿抬頭看看飯桌對面皺紋漸多的爸媽;寧可在不斷刷新的朋友圈里點贊么么噠,也不愿給身邊的家人和真正的朋友講幾句心平氣和的話。
我是今天下午才看的《失孤》。之前只看過一部有關兒童被拐賣的電影,就是由陳可辛執導,趙薇與黃渤主演的《親愛的》。
我看《親愛的》是在2015年左右。那時候我還比較年輕,天真的以為只有電影里抱走黃渤兒子的中年男人是惡人。他的惡源于自私,也源于不得已。他沒有生育能力,為了傳承香火,亦為了堵住村民的流言,才偷走了別人的孩子。至于他的老婆李紅琴,在趙薇盈盈含淚的面容與楚楚可憐的姿態掩飾下,看上去也是一個受害者、一個在命運擺布下無能為力的弱者。
直到我見多了人生百態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鐵索長橋,竹影蕭蕭。
當人們無助之時就會求助于神祗,緣起緣滅,盡皆造化,和尚說的太多就成了算命的神棍,求神拜佛,心安理得,刻意制造的佛性和意境,可笑至極,只剩下那青山,那綠水,那鐵橋,那竹林,算是給真實世界中的人們一點安慰和希望吧。
本片在題材上,值得被關注和認同,因為這多少都有社會責任感被賦予在內,但除了這些,只剩下劉德華的“自毀”演出了,過于文藝化、散文化的敘事,太刻意的想用細節來達到“發人深省”的效果,導致影片前后脫節,主線副線不斷游離,主題不明。
女性導演的一個通病就是太過于感性,其實就是矯情,有些情節的處理完全可以一筆帶過或是點到即止,相反,在本片中屢屢可見許多硬要強化的細節,反復滾動。若說女性導演的優點,那就是在視角和講故事的方式上,通常比較起男性導演更為細膩,有利有弊。
本來這則故事比較容易達到觀眾的期望值,散文也是可以感人肺腑的,但散文不代表“天女散花”,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就成了亂,而不是散,請注意區分二者的區別,散是有主題的,有神韻在
——“鐵索橋已經在修建公路的時候拆了,旁邊的竹林當然就沒有了。”
——“這么說,已經沒有什么在等我回去了。媽媽的大辮子,肯定也剪掉了。”即將面親的叛逆的小曾帥,近鄉情怯地刻薄了起來。
這么個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棄兒,內心深處埋著重重雷區的孩子,在面對一村站在橋頭迎接他的村人和夸張的紅色橫幅時,依舊刻薄地說“這有點搞笑啊”,但是卻緊緊抓住了身邊的老雷的手。
而當一群人穿越重重人潮向曾帥奔過去的時候,老雷是唯一一個沒有上前的人,他穿著一身不合時宜的衣服,土里土氣地在原地站著,不敢也沒有資格走上前去。
其實不知道應該怎么評價這部電影,因為看的時候,身為一個電影門外漢,我完全沒有辦法把關注點放在電影的結構或者主旨上。通篇感受到的,其實就是情。
“小的時候,我怕他們還沒有找到我,我就死了。現在長大了,我怕我還沒有找到他們,他們就死了。“
電影里尋找的三個孩子,曾帥、周天意、雷達,有著三種截然不同的結局。
曾帥從一開始的熱血沖動,只想從老雷身上尋找一些感情寄托,到后來真的順利找到了自己的親人。
【失孤】彭三源創作,近十年世界范圍內最好的科幻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8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