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4 11:20
首映:2017-10-13(中國大陸)
年代:2017
時長:124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6.8
觀看數:72259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十八洞村”好看的劇情片 這不是完全現實的農村工作,但確實是一個好電影。
近幾年里面看過的很好看的一部片子,因為我也是農村的,感覺到很寫實。里面有幾個小細節真的真的很感動,小孩丟了全村人知道了的人都去幫忙。還有農村標配瞎子或者聾子或啞巴還有腦膜炎,真的,幾乎每個村都有那么幾個。還有小孩用過的本子拿來記賬,用鉛筆記在邊上沒寫過的地方。還有就是一百的整錢用壇子裝起來放谷堆里。農村人對于田土城市人不能理解的執著。看了第二遍才理解了里面的很多沉墊墊的意思,給了我太多太多的感動,本來打算打四分的,因為二刷促使我打了五分
伴著公雞的鳴叫,鳳凰在明凈的天空飛舞,成片的稻田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廣播站召開會議的通知響徹十八洞村。一個中國普通的小村莊,一個平凡的故事,楊家脫貧致富的故事,卻是無數個相似的映射,一代人共同經歷的回憶與故事。
十八洞村是一個普通的貧困村,也如其他的村民一般,楊家三兄弟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但新一輪貧困戶認定卻認定三兄弟皆為貧困戶。退役軍人楊英俊因為家里妻子的不舍,對故鄉和大山的眷戀,一輩子都在十八洞村中勤勤懇懇的種他的一畝三分地,但因為患了腦膜炎的孫女需要大額的醫藥費
最初看到《十八洞村》的片名和劇情簡介的時候,我內心是抗拒的,感覺有“抱大腿”的嫌疑,“精準撫貧”嘛,還不是緊跟政策拍的頌歌式電影?后來被清新的海報和宣傳片吸引,心想就當是看一部湘西風光片吧,于是上映當天就去看了。偌大一個影廳,共三名觀眾,然而124分鐘的觀影過程也徹底推翻了我之前的猜測。《十八洞村》,其實是一部挺文藝的“扶貧”題材電影,有幾分《那山那人那狗》的意蘊。
影片在一組湘西航拍中開啟,壯麗山川,恬靜田園,美輪美奐。 故事就發生在如此環境下一個如世外桃源般的苗寨里。退伍老兵楊英俊(王學圻 飾),種了幾十年田,結果被“識別”成貧困戶,需要一對一幫扶。心氣頗高的他對此很有意見,逢人就自嘲道“我被‘識別’了”,一臉不高興的樣子。他不配合上級工作,愣是氣跑了一個外來撫貧的工作人員。好在有個接替前任工作的小伙子,小龍,比較有耐心有想法,體悟到了楊英俊的那點心氣。他對癥下藥,讓老楊率領“楊家班”,和貧困打一場仗。這個“楊家班”
脫貧攻堅這項交付于當代中國的歷史使命,落到每個人的身上,則各會有不同的故事。本片取景于湘西苗寨,優美的梯田風光與恬靜的鄉村生活令人神往,也在此情境中展現了一代十八洞村人淳樸動人、笑中帶淚的奮斗畫卷。本片同時以細膩的筆觸讓我們得以用微觀的視角看待中國的脫貧攻堅,接觸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不論是具有硬朗軍人氣質、一輩子堅持守在水田里、覺得當貧困戶丟人的楊英俊,還是失語但樂天、最后父女團聚、家族矛盾化解的留守老人楊英連
應該說,這是一部好片子。一個打過仗有脾氣也有骨氣的山村漢子,一個深深愛著家人的苗家婦女,一個敢于“和脫貧打硬仗”的青年公務員,一個見過世面吃過苦有點慫但也有點膽的中年單身漢,以及一群純樸的山民,在一副仿佛《富春山居圖》一般的大山里講述的一個關于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故事。攝影好,演技好,再加上一個敢于直面貧窮,勇于挑戰的故事,不能不說,這是部好片子。缺點當然也不少,青年公務員被楊英俊感動了從而理解了自己的父親,但是為什么他會那么執著于扶貧呢?沒有講透
電影講述了十八洞村退伍老兵楊英俊和幾個堂兄弟家面對貧困現狀,在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楊英俊帶領楊家兄弟立志“和窮打一場硬仗”,在追求生活脫貧的過程中,他們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脫貧。
電影以扶貧工作為主線,中間穿插了楊英俊一家、單身漢楊懶、啞巴楊英連三兄弟的故事。這些故事不僅真實反映了這些貧困地區的狀況,同時也用了詩意的手法表現出濃郁的鄉土味道,淳樸真摯的人情。
層層疊疊的梯田連接天邊,煙霧裊裊的青山蒼翠神秘,水光滟滟的稻田散發著陣陣清香,一幀幀山水畫面美得人心醉
“十八洞村”好看的劇情片 這不是完全現實的農村工作,但確實是一個好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8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