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看這部片子是沖著原味的相關加拿大移民的話題去看的,但一開始真正吸引我看下去的還是那群超萌的正太和蘿莉。
然后波瀾不驚。于是很多白描式的鏡頭直接按著快進帶過。直到最后二十分鐘,那個課堂上情緒終于爆發出來,于是突然懂了這部電影。
像那個女孩子說的,大家都認為是孩子們精神上收到了傷害,其實,真正受到傷害的是那些大人。孩子們確實有陰影,但成人的遮遮掩掩,強迫性的要求讓這個話題過去更顯得可惡。如果不是拉扎老師,我真的懷疑那個男孩子人生應該怎么走下去。連一個健全的心靈都不去保證的教育有什么意義。
可是,話題說回來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做多錯,于是掩蓋變的理所當然。保守的教育,比起那個在教室離去的老師的事實,更可怕。

在一所努力摒除一切暴力的小學裡,早上負責在所有人到達前送牛奶的男孩看到了上吊於教室內的老師。故事由新來的阿爾及利亞移民拉札老師接手班級課程展開。學校明令禁止談論教師的死亡並把孩子的心理交給專業心理專家處理。專家自信的告訴拉札老師,孩子們很快就沒有問題的時候,拉札老師略帶諷刺的回:喔,就過了這幾個星期的時間?心理醫生厭惡的撇了一眼說到:孩子們沒有病!
孩子們沒有病,但悲傷。所愛之人離開背叛的悲傷。而所有的悲傷,在冷酷的教育體制下壓抑而無處交流宣洩。這是否又是一種無言的暴力?
所以女孩在作文裡寫著:Martine老師一定覺得生活充滿挫折,她最後做的一件事是踢翻腳下的凳子。有時候,我覺得她是不是傳遞了暴力的訊息。當我們犯下暴力的行為時,我們會被處罰。但我們不能處罰Martine老師,因為她已經死了。
男孩哭訴著“她明明知道,星期四輪到我抬牛奶…她知道我會看到她上吊的樣子。 ”
逝去老師經歷了怎樣的生活而選擇如此方式告別她的學生我們無從得知。我們知道拉札老師作為政治難民家破人亡,逃離祖國

拉扎老師:令人感動!影字(2):被摒棄的教育倫理——《Monsieur Lazhar》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0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