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7 11:13
首映:2014-09-29(溫哥華電影節) / 2015-02-28(日本)
年代:2014
時長:118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7.6
觀看數:8930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寧靜咖啡館之歌:吉他、海風、民宿、咖啡館
這部電影是我的一個咖啡師朋友推薦給我的,我看完之后寫下此影評以示回應。首先是電影的元素,海邊,民宿,咖啡館,吉他,一臺兩廂車,這已經是我想過和愜意最貼近的名詞。整部電影的大多數光影都是都如同一杯一杯白開水,配樂更是采用簡單的慢鋼琴,女主吉田岬和繪里三人的感情流露也是十分平淡,好像這部電影的劇情并不能配上這不電影溫情的色彩,這部片子與之前看的諸多日系文藝片風格不同,一看導演是臺灣的,那沒事了。但值得玩味的是,導演在電影中采用了大量海浪、烘豆機、咖啡粉悶蒸的原聲
咖啡店+海邊這樣的組合,讓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治愈二字。
.
自幼便對咖啡有著濃厚興趣的女主,長大后成為了一名專業的咖啡豆烘焙師。她從小生活在一個破碎的家庭,父親在她幼年時不告而別,成為她一直以來的心病。
.
終于有一天,她回到故鄉海邊的小木屋,開了一家咖啡店,希望等到父親的歸來。
.
她的鄰居,是一位單親媽媽帶著一雙兒女。總是被媽媽留在家里的一對小朋友不知不覺成為了咖啡店的常客,而女主也開始扮演起照顧他們的角色。
.
無論是成人還是幼兒,都有成長的痛
這是一部由臺灣導演姜秀瓊導演的日本電影。講述了一個人與人之間因為咖啡而彼此去掉自己的刺,從而相互支撐的故事。故事發生在美麗的能登半島,由永作博美和佐佐木希主演。岬(永作博美)從大城市東京來到能登半島的最邊上,這里有父親走失前留下的打漁小屋。父親是一名漁夫,多年前在一次出海后就沒有回來至今生死未卜。岬把小屋改造成了烘培咖啡店,取名為夜鶯咖啡館。在夜鶯咖啡店的對面,有一個由單親媽媽繪里子(佐佐木希)經營的民宿。繪里子帶著兩個上小學的孩子一起生活。繪里子為了賺錢去金澤工作
臺灣女導演姜秀瓊之前導演過短片《艾草》,頗受好評。2011年拍攝的紀錄片《乘著光影去旅行》,呈現著名攝影師李屏賓30年電影攝影的不凡經歷。這次,她前往日本以農業遺產聞名的能登半島,執導了她的第一部劇情片《寧靜咖啡館之歌》(2015)。
如果只是看片子,還真有點不相信如此靜悠深韻的影像,出自于一位臺灣女導演之手,且感覺非常沉穩老道,沒有絲毫的違和感。尤其在敘事與情緒渲染之間,層次分明,又恰到好處,不讓人感到生硬和滯澀,可謂亮眼紛呈。
也難怪,這是一部地道的女性電影
整個的節奏都很緩慢,但在娓娓道來中每個人的故事和心境緩緩展開,讓人漸入佳境。很喜歡那句話,在破碎中迎來圓滿。整部電影的每個角色似乎都圍繞這句話展開。
一開始只是想在睡前看一部浪漫的電影,有幸看到了推薦。也許是快節奏生活工作的浮躁,開始的時候心里有個聲音在催促影片的節奏,可是到后來,一切都是那么剛剛好,就像貫穿始終的海浪聲,不會因為白天的到來而加快節奏,也不會因為夜晚的靜謐而變緩。
看完很幸福很溫暖的感覺~
寧靜咖啡館之歌:吉他、海風、民宿、咖啡館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1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