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8 12:39
首映:2011-03-27(中國香港電影節)
年代:2011
時長:88分鐘
語言:藏語
評分:7.6
觀看數:21594
來源網:三年影院
老狗:如果你也養了一只狗
一種文明的消減不是驟然發生的,也不是一代人的因果,而是隨著一個又一個十年的讓步,在不知覺中變成了全新的樣貌。
老狗是一個紐帶,藏族文明與現代文明的鏈接點,上一代和下一代的交匯點,但是同一個符號,不同的意義。藏族文明中的狗是牧人的朋友,現代文明中的狗是大城市中的寵物;上一代的狗是家人,是一個好獵手的幫手,下一代的狗是價格。
那山那人那狗那路出現在影片的開頭,遠處還是綿延的青山,近處則是綿延的施工現場,穿著傳統藏服的那人牽著那狗,走在賣狗的路上。在影片的開頭五分鐘的時間里,大部分時間的鏡頭都交給了騎著摩托車牽著狗這個場景,狗在賣與被賣之間走了一遭而不知。
狗對周遭的環境保持著一種原始的淡定,人卻亟不可待地踉踉蹌蹌地跟著時代走。開臺球店的年輕人和穿藏服的中年人打著蹩腳的臺球;在男主人公解手的時候教育現代文明的廣播卻依然提及“神圣三寶”;貢布一家依然穿著傳統服飾,但是居住的地方已經趨于現代化了;縣城里面到處在打造新的建筑物,卻仍可以看到放牧的場景
藏族導演萬瑪才旦的作品《老狗》講述了一個看似簡單,但卻蘊藏了無限深意的故事: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的藏區某地,一只年老的藏獒,將老人、兒子與賣狗人扭結在了一起。兒子堅決要賣掉老狗,老人堅持要留住這牧人的朋友,賣狗人則要將它買來,再賣到內地給有錢人做寵物。在由羊群、白云和牧人組成的藏區里,這只老狗的命運幾經周折,卻仍然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作為一部劇情片,《老狗》的畫面和鏡頭充滿了現實感,它為我們展現的是一個真實的、生活化的藏區,這跟《紅河谷》里的美輪美奐和《轉山》里的蒼茫圣潔截然不同,也正是由于這種真實,我們才能直觀地看到現代化,或者說商業文明對西藏原生態生活方式的侵蝕和破壞。
影片當中,小鎮大樓前的兩次廣播讓人印象深刻。第一次是在兒子貢布將老狗賣給老王之后,在大樓前停留的時候。廣播里傳出的,是帶有西方風格的詩歌朗誦。在篇幅不長的詩歌里,反復出現了“癲狂”、“瘋狂”的字樣。這跟后來一家人在電視前觀看煽動性極強的電視購物廣告形成明顯的呼應。“質量是黃金的兩倍
抵擋虛無,我會想起史鐵生
抵擋消融,我想起老狗
這是被消融的世界。
信仰被消融,被金錢,日益變化的生活方式,新的潮流還有舊的思想。
“這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放之四海而皆準,通用得無聊。無聊在于每一個時代都是混沌的,都是割舍一些舊的,加上一些新的,我們都生活在混沌的時代,而非好壞的時代。所謂的好壞只是我們的妄想。就像中世紀的教會,其實中世紀一直被當作愚昧的禁錮的代名詞,但是實質上“中世紀的人認為地球是平的而不是圓的”這一說法是19世紀的一個科幻小說家捏造的,可笑的是,被20甚至21世紀的人深信。中世紀的時候,教會發明了精確的鐘,可以預測月食日食,性生活教維多利亞時代還要開放先進。當然也因為教會的貪婪奢敗,時代逐步沒落了。中世紀的教會孵化了現代知識,同時也摧毀著現代理念。我們也是一樣。
可見,每一個時代是混沌的,含混的,好壞,新舊雜之的。
裝范兒的文藝青年的標準里面一定有一條“去西藏朝圣”。
然而,懂得朝圣者甚少。圣,不是神。神,單面菩薩,純善。而圣是雙面濕婆,善之,惡之,生之,死之。
本土文明與外來文明的碰撞、沖突一直是萬瑪才旦的創作主題。有意思的是,被他及大多數人視為精神家園的佛教恰恰是不折不扣的外來文明,而現在佛教已經內化成藏人與空氣和水一樣重要生存要素,不可或缺。事實上,世界上沒有那一種文明可以不與其他文明交流、滲透、融合而獨立成熟。漢文明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雜得太厲害了。我以為,本土文明與外來文明的沖突問題如果不是被夸大了,至少是單向、片面、標簽化。
從《靜靜的嘛呢石》到《尋找智美更登》,很高興看到萬瑪才旦的態度是開放,更理性,不急于下結論。帶著觀眾一路去尋找智美更登,真實(至少導演是這么定位)再現尋找過程中的場景、人物、對話,由觀眾自己去尋找答案。但是《老狗》卻急轉直下,猛烈爆發。這幾年中到底發生了什么?
我太……難受了……看完《靜靜的嘛呢石》,我曾經問過導演小喇嘛手中的孫悟空面具是不是個象征物,在2中會不會破掉?他說會。我問為什么一定會?他當時若有所思。沒想到《老狗》中破得如此徹底、決絕、鮮血淋漓,到底發生了什么,人家最后只能以死抗爭?!
畫面總是兒子騎著電摩托車往前騎,藏獒因為老了奔跑速度并不很快,而只是稍有磕盼地跟上。到院子的后面看到幾只藏獒都綁在那里,開口一說話,果然要賣掉。我知道藏獒的品種是很貴的,許多地方也沒有能力養得了藏獒這種需要非常大活動場地的狗。
青藏高原上面的他們有這個環境,也有這個需求,卻依舊想要以一個好價格賣掉狗狗。
賣就賣吧,可是父親和兒子卻有矛盾,說著你把老狗賣掉不如賣掉我。
對于一個年老的父親來說,老狗僅僅是他生命的陪伴嗎,更是他生命精神的寄托呀!像福貴最后被逼無奈選擇了老牛,竟是唯一相依為命的依靠了。命運無常,陪伴我們的親人愛人,我們傾注了太多以致于淹沒成本太高,我們總是無法接受他們的離開,生離抑或是死別。人生無常,白衣蒼狗,警擦局下的臺球桌像是一種游戲人生的態度,不在乎你會不會玩技術好不好,而是你敢不敢,參與到這個與上帝的游戲桌來。
狗是牧人的寶,城里人要這種狗干什么呢?我沒有辦法回答。我是喜歡狗狗的,我也希望能養一只哈士奇在以后的家里,可是,我們束縛住它們,它們無法言語
老狗:如果你也養了一只狗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1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