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7 08:46
首映:2009-09-13(多倫多電影節) / 2011-10-22(日本)
年代:2009
時長:97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4.4
觀看數:40008
來源網:三年影院
【狼災記】傳說中田老最爛的片
井上靖的小說用類似聊齋式樣的筆法,講述了一個神秘主義色彩極濃的故事。陸沈康與張安良同為駐守西域的將官,常年與“蠻族”交戰。在一次駐軍途中,陸沈康與異族鐵勒族寡婦纏綿7夜,竟變身為狼。電影版的“狼災記”基本忠于原著,與原作不同的幾處改編也是為了視覺呈現。小說具有一種撼人心魄的孤獨氣質。這種孤獨近乎于空,跟生活隔得太遠,又很美,想想在篝火邊給自己的孩子講這么一個凄美的傳說該多有意思。電影似乎表達了一切,又像是什么也沒說。就是銀幕上的畫面開始動起來,故事開始了;活動畫面停止,故事也就結束。它完全是銀幕上一個浪漫主義的東西,跟現實沒有關系。如果非得扯在一起,那么田壯壯還是在思考人與人,天與地,人與自然的關系。
小說中一個重要的人物蒙括被田壯壯刪除掉了,電影里陸沈康也看起來像是詩人的樣子(小田切讓的文藝氣質實在濃厚),而非那個幾乎是為著蒙括而活而殺敵而戰斗的勇士。陸沈康很有點蒙括“家臣”的感覺,因為蒙括在某次激戰后表揚了他,而暗自誓忠蒙括,是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吧
晚上跟大學時同宿舍兩個哥們一起吃飯,吃完其中一個力薦去看本部影片,說是名導演、名劇本、大制作、大明星,據說還有宏闊場景和魔幻內容,個人以為有如此內涵的影片放在一家新開張的大影院看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帶著無限瞎想走進影片,沒出五分鐘便被其顛三倒四的內容穿插、左右搖擺的畫面攝影和本該古裝卻近似于野人的演員服飾所折服、暈倒。然而這僅僅是開始……
更為令人驚嘆的是,影片中間部分男主角將女主角拖出地洞#%¥&*之后總要吃兩個烤土豆亦或是烤紅薯的東西,再一片黑暗之后便迎來第二天的#%¥&*……總之,大量的篇幅都是#%¥&*之類的限制級場景。當時我就在想,Google都被和諧了,這樣的影片是怎么通過審查的?
影片的后部分讓人迷惑,如果單看一個場景可能會以為是《動物世界》講述草原動物繁殖的一個專題,其他就只有咬人、死亡和大自然的美好風光。
從人的#%¥&*到狼的#%¥&*,導演和明星們向我們講述了一個迷茫和不知所云的故事,想必因為影片時間的原因,這個故事唐突地亮出了字幕。
電影院外,我記錄下了大家關于影片的感受:
看了電影,無法理解田導演究竟想表達怎么樣的想法。無奈之下,只能尋求導演的幫助,看看導演自己對電影的說法。
看了田導演跟三聯的對話,總算是有感覺了。列出3點:
1 田所謂“自己的價值觀”,就是沒有價值觀。
2 什么應該是中國主流“文化”,田自己也沒搞明白。
3 什么都信,很可怕;但什么都不信,更可怕。
導演自己都沒想明白,確要讓觀眾能明白,這是不可能的。從這點來說,我能夠理解我們的大導演們,比如張藝謀的“三槍”;比如田壯壯的“狼災記”;比如陳凱歌“無極”。
雖然,就個人喜好而言,馮小剛只是“娛樂”人,但至少他想明白了他的電影。
當然,相信很多看電影的人都不會忘記田導演的那本“藍風箏”。10年,很多事情會發生。
最后說一句,我很尊重各位導演本人及工作(這句話在我們國家很重要),但從內容來看,差評無法避免。
電影很印象
看似沒有起因經過結果
但看完之后
卻發現導演要討論的東西很簡單清晰
人類≠畜生
人類>畜生
人類<畜生
人類=畜生
其實就是一直在糾結這樣一種關系
不得不說 前半部拍得很枯燥
后面還好
井上靖的小說我基本全都看過,我很喜歡。此片可以算是糟蹋小說了。
首先是氣氛不對,井上靖的小說里多的是樂天知命的好漢,遠不是這種說話陰森,好像別人欠他多少錢一樣的陰郁。里面的女演員說話時影院里好幾次笑場,每句話都說得跟話劇臺詞一樣,您就不能好好像我們正常人說兩句話?到結束時影院里一片噓聲,意思是,“啊?這就完了?”,出來上廁所時旁邊的小伙說“還不如在家上網聊聊天呢”。
中國這樣的電影很多,喜歡“以大見小”——每人角色說每句話都好像深沉得要告訴你一個天大的道理,看完了卻覺得空空如也;人家好電影里面倒經常是通過正正常常的講述,敘述一個很好甚至很美的道理,是所謂“以小見大”。姜文的《太陽照樣升起》也是一個德行。真讓人懷疑這幫所謂藝術家有沒有首先搞明白“自己”,還有他們的藝術鑒賞力。
我看這幫中國導演(除了陳凱歌、馮小剛,寧浩)也就配拍點敏感題材,到歐美爸爸那里掙一個“異見人士”的名頭,趕上祖國有在國外的活動(好比法蘭克福書展),靠羞辱祖國來跟美國爸爸,歐洲爺爺討點美元和歐羅
【狼災記】傳說中田老最爛的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1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