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的三個moments:機上所有人得救后,薩利機長被邀請去見市長時說自己正在工作無暇前往,要統計人數是否155人都得救;發福的身材為了飛行事業不停地在跑步;最后被告知機上155人都被獲救的時候,薩利機長長舒一口氣把領帶搭在脖子上。看著clint eastwood的電影,仿佛在看《比利戰事中場休息》一般,人物描寫如此深刻,我還在猜會不會有出人意表的動機導致這開了40年飛機的飛行員如此用經驗和直覺來判斷降落在河上。導演沒有像李安那樣直接刻畫人物心理對話

在新的日子,電影陪伴我。
1.一個真實的故事
沒有一個人傷亡,這就是最真實的故事。
2.一個奇跡的故事
伊斯特伍德將本片的沖突設置在NTSB(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 )的模擬飛行結果的對比,亦或是代表這機長對于權威和權力的挑戰。伊斯特伍德的電影里,英雄不少。為了讓機長的角色更加的飽滿,從開片的噩夢,到第一次聽證會后的質疑,再到家庭的經濟壓力。苦難已經充盈在機長的故事中。與之相反的是,是乘客的感謝,和人們英雄般的贊揚。沖突在對比中產生。然而故事是戲劇化的,就如迫降在河面上

【薩利機長】最愛的三個moments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3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