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完這部一直存在電腦中的電影....剛開始主角的這種壓抑情緒就感染到了我,可能自己平時生活中也有很多這種壓抑的時刻....
人人都想做一個 一個微笑 就能讓辦公室陽光燦爛的人 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人群中總有人 他們懦弱 他們不善言辭 他們不善于與人交往。在這個注重個人自我展現的時代 他們是弱者 他們無力為自己爭取,只能一味的被動接受,只能感受到人們的冷漠。
對于女主角 她的行為,她的的情感變化,似乎都是情理之中,但的確她對于自己的需求暴露的太明顯,所以男主角最后也無法相信她的真心。
對于電影的手法 以我的水平沒法深究。無論是多么的妄想也好,我只是開始反思我們的生活。
出于怎樣的本性 ,我們都喜歡燦爛炫目的東西。對于人,我們都喜歡口吐蓮花,談笑風生的人,而不經意間忽視了這些沉默安靜的人。那些安靜的人們 他們的愛好 生活 情感 我都沒有興趣去關心 因為他們是悶葫蘆嘛。所以對于他們來說 這個世界的色彩永遠都是灰色的。沒有真心 沒有真愛,甚至連同情都沒有。

又一部獨立制片的經典,故事性、悲劇性、真實性,還有蒙太奇。
一個中年發福的單身男人,留著深棕色稀疏的過時發型、寬大的金屬邊眼鏡、唇上一抹黯淡的胡子、款式永遠不會過時的夾克。此刻,他正坐在“籠子”式的辦公位里,顯示器上的熱舞妹公仔隨著震動搖擺著,辦公桌上放著他老土的公文包,周圍的人各顧各的或忙或走動著,他站起身環顧了四周,然后坐下來將那把銀色左輪擁握在懷里,慢慢的、吃力的將一顆顆子彈填進去:
第一顆子彈 給那個辦公室小丑
第二顆子彈 給最具親和力小姐
第三顆子彈 給“笨鳥早入林”
第四顆子彈 給那個馬屁精
第五顆子彈 給哪個忘恩負義的小人
最后 但不是最無足輕重的。
第六顆......
克里斯汀·史萊特,《斷箭》的男主角,還有《風語者》。這次的形象有些意外,但塑造的非常成功,并不僅僅是形象,相信他在拍攝前一定下功夫鉆研過步伐和身形。厚重的步子、走路很少擺動的手臂、緊抱公文包時緊縮的肩膀

“曾經安靜的男人”伊麗莎·庫斯伯特新作,最喜歡莫康諾和庫爾曼對話那段.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4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