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4 06:50
首映:2006-08-11
年代:2006
時長:USA: 106 分
語言:英語
評分:7.5
觀看數:83649
熱播指數:8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半個尼爾森”蘋果味棒棒糖
不是震撼,不是感動。是久違的暗合,這是一部我的電影,雖然我也毒品無關。
又讓我想到了迷失東京
這部電影去年在圣丹斯口碑不錯。情節很簡單:吸毒教師和毒販學生的忘年友誼。
基本上不構成什么情節。這是Half Nelson的一個優勢,它沒有戲味。片子本身有一點紀實,兩個人相識,順理成章的發展,既非交往,也沒有戲劇化的交流,一切如常。反倒是看的人會感覺到,應該有所發展.....比如相互拯救之類....但是劇情非常克制地止住了這種想象。
這些讓Half Nelson顯得脫俗。還有一些非常借力的手法也讓Half Nelson顯得高明,值得那些致力于獨立電影的制作人關注。
搖鏡。手提攝影,搖晃的鏡頭,對焦失準,拍出一種容易彰顯人物心態的主觀鏡頭。攝影本身并不出奇,但是能用的貼切就會很見成效。在Half Nelson里,搖鏡和Ryan Gosling相當精湛的表演相互配戲,把一個癮君子的無所作為表現得很傳神。Dan躲在廁所中吸毒,找女人,買醉后夜襲,最后的party,一系列不可理喻的行為鏡頭都表達出了那種混沌。
含蓄。像Half Nelson這么精簡的表達,在美國電影里用到的并不多。影片里多得是點到即止的敘述,沒有特別提示劇情發展的意思,也很少解釋某些狀態的成因
先說說主人公Dan。作為白人歷史教師,他喜歡使用辯證法解釋歷史現象,課上的他熱情洋溢地介紹歷史上的民權運動,充滿理想。而在不為人知的課余時間里,他縱情于酒吧,沉迷毒品。他是一個好老師嗎?舊時學生的父親在酒吧與他打招呼時,他竟然遲鈍到記不起學生的名字;他是一個無可救藥的紈绔子弟嗎?觥籌交錯的背后,是滿腹經綸,甚至還研究共產主義。當看到這樣一個人,你會感嘆人性的復雜,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狀態竟然如此自然地兼容在一個人身上:積極與消極、向上與墮落、掙脫與沉淪、堅定與踟躕……或許,就像Dan自己說的那樣:“One thing doesn't make a man”。
Dan的生活隨著Dray的闖入更加糾葛混沌。黑人女學生Dray自小沒有父親、哥哥因販毒入獄、母親因繁重的工作無法照看她,她只想靠販毒賺一點零花錢,但卻被Dan憤怒地阻止了。就這樣,Dan和Dray在課堂下有了更深的交流。但影片同樣適可而止,師生之間這段情愫被表現得模棱兩可。情感這東西同樣是復雜的,這復雜源于人性中的單純——它獨立于一切后天定義的階級、種族、身份等等。
OK,也許是因為我連著看了幾張DVD,
也許是因為我邊看電影邊準備順手收拾一下房間
也許是因為我看的中途有暫停幾次
當電影放到一半的時候
我還不知道這個電影到底要表現什么。
when half of the running time past
i still didn't get the idea of the movie,
i don't know this should be consider my failure or the director's.
也許,就是要表現這個平凡現實的人物
才少了很多戲劇化的元素
也就少了很多起伏
對于我來說,也就平淡了些
我是沒有看出很多深刻的東西出來
或許是電影太有深度了?
呵呵
也許,也許當我什么時候有興致再看的時候,會有不同感想吧
“半個尼爾森”蘋果味棒棒糖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