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才看了唐尼主演的卓別林,整體感覺還不錯,從他痛苦的童年回憶到他站在奧斯卡頒獎臺上時的惴惴不安漸漸轉為欣然,作為一部自傳清楚的記錄了卓別林一生中的重大事件。
他然而還是有人表達了一些觀點,說自傳中凈是講些卓別林和情婦的故事,卓別林吝嗇,嚴苛,殘暴,無情的一面在電影中沒有得到體現,而且引用了馬龍白蘭度自傳中和卓別林合作時的一些事作為映襯。
我不由得想說他們這么做的動機何在?因為抱著一顆探究真相,嚴謹治學的態度?電影作為一種藝術載體肯定都會帶有美化的效果,我無意爭論那些評價,只是它們重要么?卓別林帶給我們的是歡笑淚水和思考,而不是災難,我們不是史學家,也不是他殘暴下的受害者,為什么不能抱著平和的心去感謝和接受這些財富?
馬龍白蘭度還說了和每個人一樣,卓別林的品質和脾性也是遺傳因素與一生經歷綜合作用的結果。我們的性格都是由自己的痛苦和不幸造就的。他本能地對人性的秘密洞悉入微,但他縱然知識淵博,卻始終無法了解自己的性格。
卓別林,一個喜劇大師,他是個天才
不一樣的卓別林
——《卓別林傳》觀后感
你喜歡查理斯?斯賓塞?卓別林嗎?沒錯,就是他。就是那個在熒幕上頭戴圓頂禮帽,嘴上一撮胡子,身穿破舊禮服,手持手杖,腳上蹬一雙大皮靴,走路一搖一擺、像鴨子的那個演員,那個十分著名的英國喜劇演員卓別林。從小我就喜歡他,雖然他的片子大都是無聲的黑白電影,但他夸張的表演和搞笑的動作總能讓我哈哈大笑。在那個時代,卓別林就像一個標志,他給觀眾帶來了很多經典影片和無盡的歡樂,而且對當時的電影事業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最近又重溫了一下卓別林的那些經典電影,同時也看了一部叫做《卓別林傳》的電影,了解到了很多卓別林的真實感受和幕后的卓別林的生活,這部影片讓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卓別林。影片改編自卓別林的回憶錄《我的自傳》,他以驚人的記憶回憶了自己艱苦奮斗的一生。以前,只是單純的在電影上看卓別林扮演的那些搞笑的小丑角色,并不知曉他的人生經歷以及為電影做的貢獻。這次看電影正好是個契機

初次了解卓別林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6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