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9 15:12
首映:2004-03-19(比利時) / 2004-05-07(泰國)
年代:2004
時長:106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7.6
觀看數:64843
熱播指數:219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八面埋伏”蛇頭虎尾的一部片子
精妙的殺人手法
血腥的表現方式
生命幾乎玩弄于股掌之間
正如人無完人
都有弱點
總會在不經意間被洞穿
只會如Domino效應
一發不可收拾
畏懼筑起一座城墻
戒備使人難以相信任何人
讓很多東西流于表面 不愿深入
如果 愛 請幫助 不要操控 出賣并讓人無地自容
如果 恨 請遠離 不要利用 欺騙并讓人無力抵抗
讓每個人都可以活得輕松一些
讓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可以信任的人
接近100% 就好
周末看完的這部電影,僅僅說下看完電影以后的感受吧,可能是這類題材看的比較多,再看就覺得不太出彩。
人物性格特點不是特別飽滿,每個人死亡的太快,感覺很多沖突沒來得及展開,有些地方邏輯也說的不太清,喝咖啡全體暈倒的時候,殺手應該是最后進來的,好像沒看到他喝了?然后為啥寫滿了血字?震攝?僅僅是為了布置關于光的陷阱也沒有必要吧,很多布置感覺這么短的時間布置不完啊,為啥要殺了他們也沒太看懂……
也可能是真的就沒有看懂,有看懂的可以給我解釋解釋……
殺人的時間間隔很短,每個人都死得挺慘的,按理說是應該營造出一種緊張恐怖的感覺,我感覺大家唯一緊張的點就是大部分時間智商不在線……
主要還是人物特性,死因,陷阱的關系我覺得有點牽強,死于抽煙,死于槍的,我都覺得邏輯上有可能行不通,不知道是不是要故意突出,越到緊急時刻,反而暴露出每個人人性的弱點。
第一次寫影評……不專業……隨便說說自己想法
下午上完體育是很慵懶的.
買完香噴噴又沉甸甸的荷葉炒飯回了屋.
大家端坐在略有陰冷的屋里.陽光已褪落.未開燈.
于是昏暗順理成章的滋生了我們的慵懶.更加慵懶.和疲憊.
重要的決定往往只在幾秒內作好.
就那么一個念頭閃過.
于是我們這接下來的七個多小時全部無私的奉獻給電影.
兩個小時的《八面埋伏》.
兩個小時的《老師不是人》.
湊巧連續看的兩部片子居然可以這么的契合.
剛剛給個MSN上的朋友簡介《八》:
八個人.相繼死去.只有剩下兩個時才知真正兇手是誰.
然后朋友迅速發來一句.我這就要去看.很刺激.
的確.貫穿始終.高度警惕.
從第一個人死掉.我們就開始猜測.那個兇手會是誰.
FBI八個人.僅僅是同事關系.彼此間并未相熟了解.
卻同時派到一個僻靜的小島訓練犯罪勾畫思維.
幾個小時后便會死去一人.
島上無別人.只有可能是八人其中一人設計的陷阱.
他們互相猜疑.提心吊膽.生怕下一個就是自己.
誰的意外失事似乎只是偶然.卻又像是必然.
第一個人.莽撞行事.于是措手按下鬧鐘.
第二個人.喝咖啡成癮.
第三個人.修理東西總要找他.
第四個人.心煩時只找煙.
八面埋伏這個譯名有點兒囧,乍看以為跟某國產大片兒有什么關系,實則大概是因為困在島上的八位FBI探員。
這個故事的噱頭不少,首先便是在一個封閉空間內,有限的相互熟識的幾人之間的自相殘殺。這使人不由得聯想到家喻戶曉的《大逃殺》。人性在面臨生存困境時的信任危機,倒戈相對,總是暴力美學樂于描繪的東西。前一秒還是嬉笑怒罵下一秒就抄家伙罵娘要拿你性命,這在現實生活里一點兒也不美好,但不過是放大了的投影而已。
由于主角們特殊的身份,這部劇的境界進而又上了一層。沒說的,我們對FBI們的生活總是充滿好奇又津津樂道的,即便他們把熊當兔子抓,畢竟他們打著聰明人中聰明人的標簽,算是美國人英雄夢的一個縮影。因而,電影一開始便迫不及待向我們展示了各位主角是如何神通廣大的,甚至學日本人玩起了推理游戲。這方面美國人一直不如日本人英國人擅長,所以到此程度已經算是不錯了。
進一步看下去才發現原來不是大逃殺,而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經典《無人生還》,只不過11個人濃縮成了8個人。
也許是帶有這樣的先入為主
“八面埋伏”蛇頭虎尾的一部片子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1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