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11 16:40
首映:1986-06-05(中國香港)
年代:1986
時長:92分鐘
語言:粵語
評分:8.6
觀看數:61150
熱播指數:204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癲佬正傳》直扼社會的咽喉
2016年2月22日,某君突然跟我說,三天前也許將是個注定寫入歷史的日子。如果以后我們都知道了為什么要“寫入歷史”,那么很好。如果這話只是說過就算,那么更好。那說明,我們想多了。人生最大樂,無非是糟糕的預言沒有實現。
在今天之前,某君已有兩三年不肯理我、連收到我寄的卡片都不答我。而我真的自問,沒有做錯事,但也不想追究原因。所以,這次他主動跟我說話,我視為破冰。
寒冷將臨時,最需要破冰。所以就把《癲佬正傳》拖出來看了,然后發給了他。兩三年前,我們絕交之前最后一次真正的談話,他一點一點地指導我聽《貝九》。我們都覺得,那是勝利、歡欣。我們未曾恭臨其盛,但心向往之。那時我們隔著三千公里,感謝現代性,尤其感謝網絡。
真的太遺憾了:某君高情厚義,贈人勝利之音;而我在破冰后,還他的是失敗、悲憤、痛苦的故事。
寒冷將臨,有多少人私底下在做《傾城之戀》里的事?管它洪水滔天,要不是洪水滔天,哪來機會和朋友破冰?一秒朋友,一世朋友,伊壁鳩魯的花園總是在最冷最長的夜之前才出現。
某君是個脾氣古怪的人——比方說
其實每日也就這樣過去,當你不知道我在做什么,我都未料你正在修補世上的許多破碎。我敬佩爾冬升的理想和信念,感激世上尚有這樣的良知與無私。面對社會的暗面,是選擇看不到,還是盡薄力去救贖,這真的是個選擇。
作為導演,爾冬升對社會弱勢群體投以的關懷與注視,值得整個社會認真反思。何時,我們才能再找回這種情懷?
在法國的時候曾經發現有一點和中國很不一樣,在法國的家樂福、老佛爺、火車站、公交站,常常能看到坐著輪椅的“殘疾人”,加引號是因為那個地方是個滑雪勝地,常常能看到很多打著石膏坐著輪椅的年輕人,他們應該是只需要度過不長的康復期就可以重親活蹦亂跳,這些人最多只能是臨時的“殘疾人”,他們大概占到所有坐輪椅人的一半。在公共場所看到如此多的殘疾人,這在一個中國人的眼里很不尋常,我去過中國的很多城市,極少看到有殘疾人的存在,所以幾乎可以得到一個不嚴謹的結論,那就是中國人的體質天賦異稟
上個世紀80年代,香港。
有這么一部聚焦社會現實,以邊緣人物為主角的影片橫空出世。
作為一部處女座,爾冬升的《顛佬正傳》拍的非常成功,現在看來仍是那么觸目驚心,讓人無法忘記。
由于片子的寫實的壓抑和沉重的殘酷,以至于有些人將其列為不敢再看第二次的影片之一,影片本身不是多恐怖,恐怖的是人心和不健全的社會。
故事講述專欄作家劉小姐(葉德嫻)因要搜集資料撰寫一篇有關精神病患者的文章,結識了專門照顧負責精神病患者的社工徐先生(馮淬帆)
看這部電影是因為想要了解更多關于社工,第一次知道社工是在三年前,后來做了志愿者,算對這個職業有了一點點的了解,在中國,這個職業的生存現狀真的非常難,認識的社工專業學生,學了4年理論知識后其實對未來社工具體要做什么還是非常的迷茫。。
我在一年的社工志愿者結束后,也曾考慮過是否將來要從事這個行業,當然,社工的工作理念我是非常認同的,也希望能夠去做,但顧慮是我并非專業的,還需要學習很多很多,還有國內的社工現狀,薪酬很低,可能無法生活。所以還是做了其他的行業,但期間一直在想
《癲佬正傳》直扼社會的咽喉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