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3 03:20
首映:1995-08-01(中國臺灣)
年代:1995
時長:109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閩南語
評分:8.7
觀看數:12008
熱播指數:660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熱帶魚】1995年,一切美好的白日夢都是人生必需
獻給所有愛做白日夢的人。
劉志強在潛游的時候,那片藍色的海洋,他看到了游來游去的五彩繽紛,他和大家說自己的看到的熱帶魚,可是大家啊,都說這樣的海水是沒有熱帶魚的,不過阿娟相信,是有的,雖然他們從來沒說過一句話。
阿娟只有洗澡的時候才有屬于自己的時間與空間,她可以只想著自己所夢幻的,看著因為雨季而出現在家里的熱帶魚,她無聲抗議到有聲爭辯,只不過不想要這沒有夢的人生,可是她不能改變任何的現狀,只能把書放起來,每天去弄海產,回家煮吃的,最后小路里的跑步
不知有多少青年人還記得自己在年少時做過的夢?不知有多少中年人還記得自己在青年時做過的夢?不知有多少人實現了當初做過的那些夢?
電影里的阿強一直夢想著能夠帶著自己喜歡的女孩子、一起坐著潛艇、去海邊看熱帶魚。然而看完整部電影我們才知道他喜歡的女孩子一點都不鳥他、潛艇是永遠不可能給他坐上的、而就連熱帶魚也不是任何一處海邊都有。電影中有這么一段很經典的對話場景:
當阿強從海邊潛水回來后,他說道:“海里面有很多熱帶魚、好漂亮耶!”
文英阿姨直接回了一句:“聽你在放臭屁、我們這里怎么會有熱帶魚啦!”
然后旁邊的阿伯再補刀式的說道:“熱帶魚要往南,在墾丁一帶才會有。”
如果這不是一部電影、如果沒有電影中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件發生,或許阿強從此會與大多數普通人一樣:從夢想破滅到不再夢想、從特立獨行到循規蹈矩、最終只是因為活著而活著。
其實這個世界上的真理往往與真相一樣殘酷:所謂的夢想,要實現的前提就是認清并接受現實。然后你才有可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外加機遇、去一步步實現你的夢想
<圖片1>之前看過也寫了一下陳玉勛導演的《總鋪師》,那時候被電影中的愉悅氛圍所感染,幾個月后看了這部20年前的電影,更讓我對這種愉悅的氛圍有了新的認識。
黑色幽默的電影風格,我一向都比較喜歡,喜劇最高級的作用莫過于諷刺了。黑色幽默在輕松的氛圍中既達到了視覺的享受,又給你心理上的嘲笑諷刺,很是受用。1986年大陸的《黑炮事件》,2001年香港的《買兇拍人》都是這樣的劇情片。電影里大家一本正經地說著胡話,說是在犯渾,但又是那么的真摯,甚至讓你沉浸在那樣的世界觀之中,于是諷刺的效果就十足了。可能是與那時候的年代有關,經濟的發展,巨大的泡沫讓人們無所適從,這個飛速變化的世界面目全非,人們不知所措,荒誕成了很多人心中的意義。人們調侃這個社會,諷刺社會的種種。如今,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這類諷刺逐漸淡化消失,電影里盡是不痛不癢的段子,一個擦邊球都能讓人高潮,電影喜劇開始沒落,浮華的電影走到聚光燈下,觀眾都喜歡這個。
電影講述了一個有聯考壓力的初中生卻做著與年齡不符的白日夢
這是我多少年都沒有看過這么有愛的電影了。 臺灣電影總是洋溢著濃濃的人文關懷。小人物的生活,小人物的愛。每一種平淡生活,都有這么多溫暖的故事。
熱帶魚,也許正象征著在參加聯考前,小孩子的一個夢吧。那是一個被束縛孩童世界,卻藏不住許多的夢。
阿強只不過是一個愛幻想,喜歡做夢的小孩,只是不停地幻像自己是熱帶魚超人。
也許,這也諷刺了學校的制度。當他是學生的時候,老師打他,覺得他是沒有希望考上高中的同學。但是他失蹤后呢,卻在媒體面前說,他是一個很棒,很安靜用功的小孩。
阿強通過這一次的“綁架”,讓他感覺到父母的對他的愛。更重要的是,在“綁匪”的家里,有了很神奇的人生體驗。在海邊的他,也感受到了自由。 這真的是很有愛的綁匪家庭,他們生活得很苦,只想通過綁架這個小孩賺一筆錢。但是他們卻像家人一樣生活在一起。他們把床讓出來,給兩個小孩子睡,自己睡地上。也時時不忘鼓勵阿強要好好看書,在他聯考前送他回去。
綁匪阿慶,大老遠幫阿強去問老師題目,和綁架的小孩吃一根冰棒,喂他們吃飯
【熱帶魚】1995年,一切美好的白日夢都是人生必需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1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