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5 22:35
首映:2014-12-01(中國大陸)
年代:2014
時長:45分鐘
集數:46集
連載:更新至48集
評分:8.5
觀看數:49543
熱播指數:344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四十九日·祭”視聽享受的歷史片 觀后 討厭宋佳
近期重看四十九日.祭,上次看的時候,實在太沉重,看到第四集就看不下去了。現在重看真的感受很深,這部劇拍的很好,比現在很多抗日劇真實,完全忠于歷史,整個畫面都使用黑白灰的色調,體現出歷史的厚重感,使人看著揪心的痛,另人深思,另人難忘。
而該劇的成功,離不開導演和演員的共同的努力,印象最深的是胡歌所扮演的教官戴濤。
戴濤一出場,身穿德軍裝備,腰桿挺直,聲音有力,頭戴鋼盔,眼神堅毅,步伐堅定,體現了軍人那種鋼鐵般的意志,表現出抗日戰士的錚錚鐵骨,不畏犧牲,即使兵臨城下
不僅僅是一部劇,更是一種提醒和祭奠!
一點點美中不足:要是劇里的江浙角色講地方方言就更有表現力、更真實了!相比于電影版來說,女學生和女人們的關系緩和有了更多的鋪墊,不過這也是電視劇時長的天然優勢,這一點還是很好的。但有時候節奏又稍顯拖沓,可能導演是為了讓觀眾更有代入感,放了很多“無用”鏡頭,但其實這個效果沒達到,反而顯得拖沓。還有個我覺得很值得吐槽的地方,有時候書娟顯得過于冷靜了,動不動就拿出相機拍照。以下是一些看劇時的實時感受:
#第三集
看到受傷的士兵和成堆的平民尸體
開頭這句話就給了我很深刻的印象,內心很有觸動。我們生在和平年代,無法體驗戰爭年代的炮火連天,無法體驗那種奮力求生,無法體驗那種生離死別。南京大屠殺,死亡人數巨大,而且十分慘烈,我們不該忘記,我們不能忘記,我們必須牢記。這部片子畫面感很強,讓人感受到了那個時候的慘烈情景,演員也演繹的很動人。
加長版的金陵13釵,硬要把兩個小時之內就可以講完的故事擴充到劇版42集,導演相當有勇氣。好吧,就拿電視劇來看吧。
一、演員
看過老謀子電影版金陵13釵的人,大概都會被倪妮的玉墨驚艷到。她的緊身旗袍、走路扭臀,化妝時的風塵韻味和扮學生妹時的清純,歡場女子的嫵媚風流以及頭牌的氣度被演繹的十分出彩。反觀小宋佳的玉墨,整個角色就同她身上穿的舊綠色旗袍,端莊卻顯沉悶,加上她偏中性的聲音,怎么看都不像是能迷倒眾生的秦淮河頭牌。這個玉墨更適合做一個有知識有頭腦的大姐大,而不是風月場中的女子。
張歆怡版的書娟,從電影里走出來,來到了電視劇中。在她臉上,可以看到恨,可以看到隱忍和倔強。劇版增加了她想拿碳火去傷玉墨之類的細節,更貼合原作,但是也讓這個書娟更不討人喜。
法比在原著中是一個外國人,在劇中是一個會說流利英語的中國人。拋開配音什么的不談,因為沒有了身份界定,張嘉譯大叔可以更自由的去詮釋這一角色。有關表演的好壞,還是專業人士去評判。
胡歌的戴濤是我在本劇中最喜歡的角色之一。穿上軍裝的他更顯英武
“四十九日·祭”視聽享受的歷史片 觀后 討厭宋佳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1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