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9 06:13
首映:2007-05-20(戛納電影節)
年代:2007
時長:110分鐘
語言:法語,英語,漢語普通
評分:7.8
觀看數:70873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宏大!不說“陳”的了
《每人一部電影》,其實就是很多個微電影串集,據說,這是戛納組委會為了慶祝戛納電影節60周年,而拍攝是由35位著名導演,每人3分鐘組合而成的。
主題應該是,電影。沒什么好說的,感覺。如果說白了,就不是藝術了。
談談自己的見解。
每人一部電影,很奇怪的是,35位大導,幾乎每位都拍到了影院,而表現的卻是熒幕下的人,熒幕里一部戲,熒幕外仍是戲,戲里戲外同樣的耐人尋味,同樣的生動有趣。電影似乎不單單只是電影院里才能產生的,供人把玩的東西,身邊的人與事,無一不是一場接著一場的大戲,而且毫不比那些著名導演拍的遜色。
35場微電影,看到后面確實是疲勞,說說幾部記得的。
第一個,一個日本導演拍的,平凡的很美。地上的煙頭,狗旁扔來的一塊一塊的面包,就像是一堵磚墻上掛著一個鐘,滴答滴答滴答。。。 生活, 一場場無奈組成的喜劇。 觀者樂,伴者呢?
看電影,你可以知道真相的全部,但是生活中呢?不由自主的想冷笑兩聲。
另外一部,一個男人,借用他的眼睛,導演作為攝像頭,拍攝走來走去的人,女人,鎖定住,跟隨著女人的腳步
看《巴黎,我愛你》時,便覺得這種拼盤電影其實是很有味道的
看這部時,便更這樣覺得了。
1、雷蒙?德帕頓 Raymond Depardon <<夏日影院>> ★★☆
開頭有兩幅定格的影院畫面,然后一個色調的描繪了影院里人們觀看一幕電影的場景。
片子太過平淡,且是開頭,太容易讓人忘記。
2、北野武 《美好的假日》 ★★★★
一個老男人和一條狗(不是他的)在一家小影院(還能叫影院?)看北野武的《壞孩子的天空》。
片子幽默,溫馨,也很有創意。
3、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Theo Angelopoulos <<三分鐘>>
★★★
其實不是很懂這個。三分鐘,女人一個人獨白(感覺像戲中戲)。不過深刻地感覺這個女人演技真好。
4、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Andrei Konchalovsky <<黑暗之中>> ★★★
沉醉于電影的老婦人,在電影院里旁若無人ML的年輕情侶。
不知道為什么會取這個名字,也不太明白短片的意思。
5、 南尼?莫萊蒂 Nanni Moretti <<電影迷日記>> ★★★☆
超級大雜燴。是考驗影迷等級的好道具。看了片段后能不能辨認出導演,看到導演名字后有木有恍然大悟,還是一頭霧水,那可是見功力了。
看著看著我就自卑了,總共沒能認出幾個來,除了王家衛,侯孝賢,張藝謀。。。認識的導演的才一半。。。張藝謀和陳凱歌的片段還真是鄉土,沒有半點先鋒精神,都喜歡用一群貌似無比天真的瓜娃子。。。不禁想,賈樟柯,王小帥等拍會怎樣。。。北野武,羅曼·波蘭斯基,拉斯·馮·提爾的片段都印象很深刻。
電姬戲院
《電姬館》是侯孝賢應邀拍攝的慶祝戛納60周年慶典的三分鐘影片,導演用三個簡潔明了的鏡頭講述了一家臺灣的電姬戲院在60年代和如今的樣貌的變化。
開片從上向下的搖鏡頭將當時熱映的影片和時代環境展現無余,鏡頭中桂七愛,養鴨人家以及秋水伊人的巨大海報暗示了此時的時間背景(秋水伊人好像是雅客德米在1964年拍的那個)。海報下買玉米,各種吃食的小販也展現出一種不同于現在看電影的臺灣時代特色。侯孝賢的電影中常有利用長鏡頭,空鏡頭對于時代的還原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
多感動的名字啊
這些導演似乎都有懷舊情愫
不少選材都在發生在許多年前破舊的電影院
手搖的膠片放映機
鏡頭會定格在某張面龐上
一個老婦人淚流滿面
一個孩童驚喜的夸張表情
也有些導演不落俗套
帶給人詼諧的驚喜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
可惜每個人不能為自己拍部電影
每個人可以從別人拍的電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每個人的生活都像一場電影
每個人可以努力讓自己活的像場有詩意的電影
電影有優有劣
每個人活的有好有壞
每個人至少活出一個平凡的電影
有的人活著活著就真的成了一部不朽的電影
后來的人瞧著他們
把他們裝進來了自己的電影夢
昏暗的燈光,人物局部的特寫鏡頭,手提攝影機的搖晃,以及描寫城市中邊緣孤獨的男女。僅僅這幾點就夠了,這就是王家衛。在香港電影界有著自己一面旗幟的導演,一位所有影片都有著一以貫之的風格的導演。
香港理工大學平面設計的學習使得他對于畫面的美學有著獨特的見解。作為和他一個時代的其他中國導演,影片之中或多或少都會有著來自中國的特色比如什么長城,黃土地,武俠。而他卻沒有相反我們可以從他的影片之中看到西方化或是殖民地的情調。用夾雜在這種情調的下來描述光怪陸離的城市下的癡男怨女。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電影:宏大!不說“陳”的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3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