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9 06:56
首映:2004-10-25(東京國際電影節) / 2004-10-30(日本)
年代:2004
時長:121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8.5
觀看數:94169
熱播指數:53
來源網:三年影視大全
精神分析視角下的《笑之大學》
《笑的大學》,詮釋著永不言敗的無奈和不屈,歡樂與悲涼交錯,配樂也很贊。人,生而為鍋,為歡笑,現實卻有諸多制約,路總是要由自己走,困難再大,站直不趴下,才能漸行漸遠,才能走得舒坦
趁著假期,看了早就列入list的電影《笑的大學》。
編劇三谷幸喜,有電影和話劇兩個版本。話劇版曾經被北京人藝改編成《喜劇的憂傷》,由陳道明、何冰主演。
說回電影。
片名在我看來,除了是片中主角之一、編劇椿一所在的那個喜劇社的名字之外,還比喻著那一間像牢房一樣的劇本審查室。
故事發生在1940年秋天的日本,政府對民間的戲劇表演尤其是喜劇實行嚴格的控制,所有劇目在上演之前必須接受警視廳的專人審查。編劇椿一和審查官向坂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相遇了。
七天,一桌,兩椅,二人
7天之后沒有明天。
突然意識到這么努力的一個編劇后來成了一個鬼子,
而一個所謂盡職的公務員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取向。
人生啊真如不曾相見吶。
首先每天鏡頭一掃而過的淺草街簡直了,把戰爭的大環境渲染的很好。
向坂在整部戲就是一點一點找感覺吧:會笑的感覺。
嚴苛的審批從我來看更多是性格原因。
但作為公職人員,未免不專業,在工作時間和相對人產生這么深的羈絆,果然行政什么的還是應當兩個工作人員來做啊。
至于椿一我一直在考慮是民族習慣和性格(典型的日式謹慎有禮謙遜)
但是顯然也不止于此,是個對藝術有很高追求的人呢。
一邊忐忑小心地適應權力設置的框架,一邊爽快的承認搞笑是一種本能,能把被挑刺的橋段也融入劇本,一次一次堅持甚至改變了審查官。
“沒有放下手中的筆,是面對權力的戲劇家的戰斗方式”冠冕堂皇的話說得真好!
里外不是人吧,一邊被權力揉搓捏扁一邊是同僚的鄙夷,這么堅持,一開始卻只是做劇務出生,嘖嘖,愛戲之人才能感同身受,一切為了逗笑的藝術。
審查大叔內心大反轉:你說了真話但傷了我自尊
一開始恍惚看到了我國人人痛罵的廣電總局。在林林總總的限制之下,想要成就一部出色的劇集談何容易,椿正是在這種環境下,以一直以來日本影視作品所宣揚的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將劇本修改得更加出色,讓不拘一笑的審查官感受到了從未感受到的樂趣。
正當我認為這部劇會如期上映,帶給戰時民眾不可多得的歡笑時,殘酷的征兵狀到來了。以往的編劇面對審查官的百般刁難,無論多苦不堪言,依舊樂觀向上、畢恭畢敬地離開,而這一次卻垂頭喪氣,無了抗爭的心——椿面對了最殘酷的現實,無論他如何妥協、如何努力,他的劇本不會再能搬上銀幕,他只能滿含淚水“我要為國捐軀了”。
精神分析視角下的《笑之大學》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