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小時候在電影頻道看過一遍,沒太大印象。
現在發現了點問題:
其一是故事太典型,而且抽象到只有沖突,顯示出因為對中國近代女性地位與中國社會現實的自以為是導致的不合理。
其二是寓意太明顯,沒有讓人想的余地,基本上可以拼科教片。
要是失敗的話,可能就在導演編劇太講究上面。
如果看故事的話,結構很巧妙,每個人的自述讓電影有了博爾赫斯小說結構的味道。畫面普遍要美一點,相比中國攝像機拍的而言。
演員倒是基本不認識一個,只是看FRIENDS的朋友一定會對第二季前幾集出現的朱莉有印象(因為她是華裔),那么你應該能在電影里看到她的身影。
而且很奇怪,那些女演員雖然都有典型東方人的面孔,但是發型和服裝的變化能讓她們產生天壤之別,借那誰一句話,要么就能上街買菜,要么就能上街賣身,真是奇妙的很啊。

這部影片雖然講了三代人跨越幾個時代的故事,但主題鮮明,我認為整部影片就是一個大寫的“母親”。
主角是三對母女,從幾位母親穿越不同世紀、國家的人生經歷,到她們的女兒的成長、戀愛、結婚的不同人生階段,其中描述了:母親,從女兒成長為母親;女兒,從母親身為“女兒”的歷史里感同身受。這種血脈傳承,讓她們組成了命運的階梯上前赴后繼的人(引用電影中的說法),她們向上走、向下走,永遠在同一條路上,經歷相似的輪回。也許是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讓電影中母女之間的隔代沖突更加激烈

《喜福會》看完想再看!母愛的傳達——精神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5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