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打算是想約個男生一起去看的,后來發現要三個小時,而且內容也不適合約會。所以,還是一個人單刷了。
看之前看了先導片,有個大概印象,其實影片開始也介紹了,不算是盲看。
我是第一個進場的,后來陸陸續續來了一些,確實就座率并不高。
還有一對父母帶這個孩子來看,看不到四分之一就走了,我想肯定是開頭那段打斗,讓這對父母知道自己多傻逼。還有一對看到三分之一也走了。其他人都是看到最后。

今天要聊的是斯科特監制的:《銀翼殺手2049》。如果還沒看電影,請先選擇科普電影解析:[生命的解放,帶來人性的脆弱--《2049》觀影感想及最強指北]。
接下來的篇幅字數是論文級別,會全方位解析《銀翼殺手2049》,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獲。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大聰看電影》公眾號。
導讀:
第一章:導演的致敬
第二章:來龍去脈
第三章:人物
第四章:宗教與文學
第五章:問答
核心致敬
丹尼斯導演的《2049》,讓德克,瑞秋等前作的人物,再次回歸熒幕,為的是更好銜接《銀翼殺手》。
“我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那個被選中的人”。——某選擇把這句話作為這部電影里最喜歡的主題。
K和喬伊都是復制體,執著的追求著靈魂。Joi希望自己“能像個普通女人一樣的死去”。Luv也在追求著獨一無二的“我是最好的”。
人類的自我腦補。人類的自我價值的創造與維持。本片里不僅是人類,連人類的復制體甚至硅基生物都染上了人類的多愁善感的壞毛病。

首部《銀翼殺手》作為“未來黑色電影”(Future noir)經典,已是被無數論文敲骨吸髓。有將其當成政治寓言來看,直指未來精英階層與貧困階層的極端分裂,復制人被解讀成“奴隸”或者“沒有身份的移民”;也有觀點,將之當作后現代圖景研究,復制人作為人類“完美藝術品”存在,實際暗含著創造者的渴望,“映射出人類自身的瑕疵,對完美的追求和對肉體局限的超越。”(J·P·Telotte,1983)

教科級!《銀翼殺手2049》幕后全面解析 :關于導演,關于那些巧合,關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