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bo:我的戰爭結束了!
上校:你可以試圖改變自己,但你卻沒法改變你自己的本色。
第一滴血不是動作片。
是文藝片。
武俠片。
在今天看來雖然節奏緩慢,
但那緩慢的節奏中,益發放大了人生的悲苦。
因而充滿了象征意義。
它的每一部,從頭至尾,都讓人看見無數的孤寂、迷失、失去、流逝。
情節簡單。卻有點像古龍中期的某些小說,
除了和意識形態的掛鉤,在今天看來讓人反感外,
其他方面,都像苦澀的寓言故事。
當然我也不大喜歡這集把女主角換成小男孩的設計。
大概是把小孩拍得太漂亮了。
讓我潛意識老覺得導演有戀童癖的嫌疑。
第三部的主題歌,二十年前在大陸便風靡一時。
歌詞很簡單。
但直到今天,我才真正領悟這歌詞的含義。

人性好斗,無論人殺人的戰爭,還是玩了幾千年的叼羊,亦或是現代文明體育運動橄欖球。人沒辦法根除自身的蠻性,最后只能妥協掉,該干嘛干嘛。
第一集中,藍波是一個很可憐的老兵,第二集,藍波差點帶回一個姑娘,過正常人的幸福生活。前兩集基本的調子就是對戰爭的控訴,而第三集不是這樣。如果一部電影都能徹底告訴人們,戰爭不好,那人類打仗還打得那么起勁干嘛?電影不可能給我們一個終極問題的解,但可以引發我們的思考。我們思考一些終極問題,得不到終極解,但可以獲得一些解決當下問題的啟示。所以親歷冷戰兩大泥塘的美國人,現在乖乖地準備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把戰略重心轉移到亞太和伊朗上來。
本集其實還隱含了一個人與神的話題,也可以把這個話題看成是對東西方文明比較。片子里,藍波從佛寺中出場。突突突噠噠噠干掉一堆現代裝備后,把第二集里得到佛像交個了阿富汗小男孩,劇終,“本片謹獻給英勇的阿富汗人民”。現實比戲劇還戲劇,二十年后,在塔利班炸掉巴米揚大佛的隆隆聲,美國人進軍阿富汗,去干當年的盟友。
東方的信仰

【第一滴血3】單槍匹馬去營救,讓我回想起了我單槍匹馬干掉兄弟會的場景,心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