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片子拍的風格很清新,很適合小朋友看,而不是大朋友懷舊,也許這就是它票房沒有那么成功的原因之一。
這就是阿童木,原汁原味的阿童木。

我承認我以前沒有看過阿童木,只記得自己兒時的鞋子和衣服上經常有阿童木的圖案,就像現在的鋪天蓋地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圖案一樣,當時也不知他叫阿童木,
這部動畫片讓我堅持看完了,看完后也沒有太多的感慨,不喜歡也不反感.
阿童木是日本四五十年代的動畫形象,它的身世和中國的哪咤有幾分神似,只不過哪咤是用蓮花做成的,而他是由機器人做成的.
看到一半時我在替導演擔心怎么讓情節發展下去,沒想到加入了機器人大戰的情節,場地像是羅馬的斗獸場,情節像是模仿<角斗士>,我不知加入這樣的情節除了湊夠一個半小時的片長,其它還有什么用途.
不過阿童木在天空中飛翔時的畫面還是挺好看的,看完這部影片,唯一能給我帶來的享受,也僅限于此了.

看這個片子,周圍都是小孩子的氣息,這樣的氣場讓我有些局促。
毛茸茸的玩偶,刷不出的招行十萬馬力阿童木卡,爆米花,還有一個伴兒。
這應該是一段深藏不露的記憶,除卻阿童木涂抹了發膠的腦袋,我實在想不起更多。美國人又隨性地將故事改造成為他們喜歡的樣子,覺得把當初寫《特種部隊》的一些話原封不動搬過來也不是不可以。這讓我多少覺得有些無趣。什么科學與倫理種種的命題~
我實在想找到一些童年里的蛛絲馬跡,想象著當初日本人把這個孩子端到兩個火箭筒上的時候是懷著一種怎樣奇跡般的心情,而又有多少小兒童們從此學會了將一只手蜷在腋下,另一只手伸展出了正義的力量~不知道怎么滴,還想到了“燕小六”,貌似動作差不多。。。。。。
可是我還是為阿童木掉了眼淚。
他的造型讓我喜歡。眼睛尤其天真的讓人愛憐。我望過去,望到了無數個曾經絕望的小時候的傻瓜一樣的小心思,想象著,我們也被爸爸拋棄,被朋友甩開,被心愛的孩子冷落,有那么一天,就這么決絕而孤立地站在這個世界上,找不到自己是誰,也找不到自己屬于誰,這該有多么的可憐。
所以

耀眼!阿童木...編劇怎么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