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背景】
威爾姆·歐森菲德(Wilm Hosenfeld,1895年5月2日-1952年8月13日),生于德國羅恩多夫的許恩菲德,原是一位老師,后為德國國防軍上尉軍官,納粹黨員。他在華沙廢墟中救了瀕臨死亡的波蘭猶太裔鋼琴家及作曲家瓦拉迪斯勞·什皮爾曼。歐森菲德與幾位同儕軍官對德國占領下的波蘭人民包括猶太人的處境深表同情,并不齒他的國人在當地的所作所為,因此他們盡可能地對其隨時隨地提供救助。
1945年1月17日,歐森菲德被蘇聯紅軍俘虜。但僅因為他加入部隊而被認定為戰犯,并被判入勞改營服刑25年。

以二戰時期的猶太人屠殺為題材的電影十分普遍,其中以《辛德勒的名單》與這一部《鋼琴家》最為著名。很多人喜歡將二者進行比較孰優孰劣,但在我看來這是沒有必要的,兩部作品雖然有著很明顯的風格化差異,但對于反戰這一主題表達而言,已是做到了極致。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導演波蘭斯基便有著集中營生活的童年經歷,影片中有不少細節都來源于親身回憶,例如在斯皮爾曼逃離時,軍官提醒他“don't run,walk”,便是他小時候父親親口對他說過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這整部影片更具真實性

鋼琴家:緊湊!那些跳躍的手指和靈魂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