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7 00:21
首映:2015-08-08(日本)
年代:2015
時長:130分鐘
語言:日語
評分:6.9
觀看數:68168
來源網:三年網
日本的天空下:反戰的另一種表達
電影的開幕陰雨連綿。
傳統的日式庭院中,落雨匯成泥濘的水流,逐漸淹沒了木板掩蓋下的防空洞。二階堂富美所飾演的女主里子出現在鏡頭中時正值清晨,但就與電影中的許多個夜晚一般,觸目處是一片沉默的深藍。
昭和二十年(1945),二戰接近尾聲。大抵正如標題所言,彼時的日本正是籠罩在這樣的天空之下,寂滅與黯淡不辨晝夜,唯有戰機飛過之時,天邊會升起一抹絢麗的紅色。
宏大的歷史背景之下,影片定格在了里子所居住的東京一隅。收音機中嘈雜的戰況報道,戰機飛過的氣流聲與導彈爆炸掀起的轟鳴,街上不時響起“回避”警報,女人們匆忙收拾行李、頭頂白色反光布躲進防空洞中;糧食短缺、物價高漲,缺乏收入的家庭拿出箱底的和服交換大米,鄰里陸續選擇離開城市、前往鄉下躲避戰火……在這個最終未被戰火灼燒的角落,鏡頭投向普通百姓的一食一飲,戰爭的身影依然如此鮮明,仿佛蓄勢待發地盤踞在街道的轉角。
在影片為數不多的大全景畫面中,里子和男主角市毛登上山坡遠眺,目光所及之處,倒塌的房屋摧枯拉朽,在漫地的瘡痍盡頭
作為一部的日本反思二戰片,盡管并沒有從根子里,看到更多反思的內容,但通過一家三口(三個女人),在日本陷于戰敗的邊緣,所面臨的困境,特別是因為戰爭的爆發,日本本土壯年男性越來越少,連中年體弱的丙種預備役人員,都分分鐘要被派到本土防御戰場的情況下,正處于青春發育期女主角,所面臨的困擾更加多。電影的對話實際上并不多,大多數都是通過對女主角的行為描述,去反思這場戰爭。
只不過在右翼勢力橫行的日本,這類電影不可能反思得非常徹底。特別是對于戰敗的預測,也僅僅是男人被閹割,女人被強暴,總比被新型炸彈(原子彈)炸死好吧。
但為什么日本民眾在二戰中,遭受那么大的困苦呢?為什么在日本面臨滅國的時候,日本民眾依然沒有想到要反對戰爭,甚至到現在,日本的右翼分子,依然認為當年發動的戰爭,是為了日本民眾的利益呢?
百度一下,或許可以找到一些答案,但作為一個人多地少資源貧乏,又想和世界列強爭一席之位的日本,或許真的要靠發到侵略戰爭,才可以維持本土的經濟穩定。只不過如意算盤不是你想打就打得響的。
拋開國仇家恨,這是一部好電影!本片就像一杯清酒,飲后讓人微醉。
有人說裝戰爭受害者,其實并非如此。
只要有戰爭,普通民眾都是受害者。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神仙打仗,凡人遭殃。”
可恨的是戰爭本身,和軍人沒有任何關系。戰勝了服完兵役把你遷回原籍,戰敗了你就是國家的恥辱!如果你這個國家的公民,國家讓你打仗你敢不去?在戰爭時期那就是叛國。
橫豎都是死當兵還能夠吃個飽飯!
其實平心而論,到目前為止唯一遭受過核武器攻擊的國家只有日本。
影片中說的是新型炸彈。
其實影片最出彩的還是女主在片尾的那首詩詞《在我最美好的年華》
在我最美好的年華,我的祖國戰敗投降,還有什么比這更加愚蠢。
日本的天空下:反戰的另一種表達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5553.html